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建立规则,静待花开
泾川县第七幼儿园 刘艳
一次集体活动刚结束,张老师在组织孩子们有序的进行喝水入厕。我在收拾教具,就传来了孩子的哭声。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星月小朋友被椅子绊倒了,正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呢。我连忙跑过去,扶起她:“你太着急了吧,痛吗?”她眼泪汪汪地看看四周,说:“椅子……田夏语的椅子没推好!”我一看,果然,夏语小朋友把小椅子就横在一旁,挡住了本来就不宽敞的过道。
我们每天在活动前、课间时让幼儿把自己的椅子塞进桌子底下。经过一次次的提醒、练习,大部分孩子们都能够自觉地放还椅子。这样,活动空间增大了,又很整齐。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当我们认为孩子们做的还不错,不用老提醒了的时候,就总有一些性子急、忘性大的孩子一听说去户外活动或离开椅子干什么时就忘记了推椅子。于是,在星月摔倒了以后,我再一次向孩子们强调推椅子的重要性,并告诉大家,以后看到哪一个小朋友没有推椅子就告诉老师,想以此来监督那些不推椅子的孩子。
我细细的想了想,幼儿园里经常会出现类似情况,每每抓常规,一段时间里孩子会很守规则地坚持下来。但就在你想松口气,把注意力转向别的事情时,孩子们很快会重蹈覆辙,刚刚培养起来的好习惯就荡然无存了,看来“常规常抓不懈”这句话不无道理。孩子们之间的监督,也并不是要让他们去捉别人的“小辫子”,而是想让孩子们能有一个相互监督的过程。
于是,我又告诉孩子们:“如果你看的同伴没有推椅子的时候,请你悄悄地提醒他、帮助他,咱们还要比一比,看看是哪一组的小朋友小椅子推得最整齐。”这样一来,小朋友在离开桌子时总会把椅子推到桌子底下。
生活常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和要求。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生活中我们要改变“教你做,等你做太慢,不如自己做来得快、省事”的想法,给幼儿充分的多次的实践。在每个环节中,我们都会告诉孩子们需要怎样去做,并且教给他们方法,即如何去做,给幼儿形成一个定式的概念,循序渐进,逐步养成良好的一日常规。
总之,幼儿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在集体中如何生活,常规教育进行得好,会使幼儿终身受益,我们开展活动也会得心应手。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