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区域活动的实践分析与反思
——以中班益智区“地图拼摆”为例
光彩幼儿园 陈粉琴
本周益智区“地图拼摆”是根据十月份主题“我生活的地方”设定的,结合主题教学目标及幼儿发展需要,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一、基于学情,制定目标
根据幼儿发展特点及主题教学需要,本区域的主要目标是:1.认识平凉地图,初步了解市内其他县的位置;2.按照图片中的提示进行拼摆游戏,说出看到的东西;3.获得成功的体验,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关注个体,精投材料
在材料的投放中我本着“满足幼儿个体发展需要”准备了分层次投放材料,由易难,由认知——操作摆弄——探索的发展层次分三次投放了操作材料,第一次,投放的是平凉地图完整版,引导幼儿认识平凉的六县一区相对位置及地形特点,并找出泾川县的位置,再找出崆峒区的位置,之后再了解其他五个县的相应位置,进行认知活动;第二次投放不同程度的不完整地图模板,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在认知基础上完成相应地方位置拼摆,随后进行“我说你指”,以巩固之前的认知,再进行拼图比赛(幼儿自由选择比赛伙伴,也可小组一起比赛),以后幼儿相互交换手中难易程度不同的拼图,可反复比赛,最后总结六县一区的地形特点及位置;第三次,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生成补充的“逛泾川”相关材料。本次活动幼儿主要从“”地图认知—自由拼摆—我说你指—比赛拼图—交换材料—总结延伸”六个步骤进行活动,层层递进,既满足了幼儿发展,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
三、制定规则,开展活动
在活动开始前,我和幼儿共同讨论制订了本次活动“流程”及注意事项,如自主选择材料,交换材料,遵守区域规则,听从组长安排,怎样收放保护材料等,以图文形式向幼儿展示在桌面提示牌上。随后幼儿安静有序的开始了活动,有效改善了之前存在的秩序混乱,吵闹喧哗的现象。
四、细心观察,适当介入
在活动中,我发现有一两个幼儿“闲坐”着,处于观望状态,观察了一会,看旁边幼儿在玩“我问你答”环节,他没有要接着活动的意向,我便走到他面前问他“泾川县在哪里,崆峒区下面是哪个县等”,他都对答如流,并很快找到相应位置。“老师,我都会了,”他一脸自豪。“老师,我也会了”,”我也会了”有好几个孩子跟着说。我说,那地图都认会了,我们接下来干嘛呢?(其实,当是我也只是随口一说)“可以去游玩了”一个孩子说。“去王母宫”“去大云寺”“去郑家沟、凤凰山”孩子们把刚学过的“家乡的风景”引入,在及时肯定表扬了幼儿之后,只听到一个声音说“逛累了就去吃好吃的吧”,孩子们的思维真是让我意外,我趁机问“那我们泾川都有哪些好吃的”,又是一番争相回答,整个活动走向了更为丰富的“探索乐园”。我意识到自己在准备中的不足,也庆幸自己的及时观察、发现和一句支持引导,不然又是错失了一次多么好的教育机会。
五、活动评价
从幼儿的活动情况来看,本次活动效果是比较理想的。首先,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认知水平在原有经验上均得到提升。如对平凉市、泾川县及其他五县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很快的根据手中的地图模板说出相应的地名及附近县名,在拼图比赛中熟练操作,主要目标顺利完成。其次,活动过程轻松自然,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获得发展。如幼儿在认知、操作摆弄中认识家乡的地图,萌发了“认识了地图就可以去游玩”的想法,继续发散思维,各抒己见,衍生出“逛泾川”话题讨论,既巩固了本周集体教学内容“家乡的风景”,又为下周”家乡的美食”做了铺垫及经验准备。最后,促进了幼儿的探究愿望及社会性的发展。在愉快的讨论之后,我及时补充了逛泾川导游图,孩子们脑海中形成了“识地图—逛泾川(游景区、吃美食、吃水果)——逛周边县、市……”的清晰主线,在愉悦的氛围中和好朋友一起“逛家乡”,体验到合作、交流、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从教师来说,无论是从材料投放还是观察引导都以“面向全体幼儿,促进个体发展”为原则,让幼儿以“材料”为媒介,通过“动耳、动脑、动手、动口”激发全身感官,全身心投入活动中,使活动效果获得了较高质量的发展。
但反观不足,也是不容忽视。
1.目标制定单一。由于考虑到年龄特点,也是主题教学中初次涉及地图,想着幼儿对地图的感知了解还需要一个过程,能认识了解家乡地图基本特点,并熟练的拼摆“六县一区”已足矣,却没想到关注到了个体中的“弱”而忽视了个体中的“强”,而以“以强带弱”更是催化了幼儿的发展。所以,在接下来的活动目标制定上要全面丰富细化,注意横向目标和纵向目标相结合,让目标走在幼儿发展的前面,让幼儿“跳一跳摘到苹果”。
2.对活动过程的动态发展预设欠到位。教师应该意识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会有许多“出乎意料”的表现,这就需要我们在前期做好具有挑战性的材料准备,“意外状况”的应答准备,多元化的去分析幼儿对材料的使用,以及材料对幼儿的牵引程度,如果在预设中没有涉及,那在活动中应及时观察捕捉到幼儿的发展契机,及时调整策略,如增减,整合材料,适时启发引导幼儿等。
总之,每一次,每一个区域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无论是对学情的把握,对目标的预设,对材料的目的性投放,对活动过程的预设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更需要教师在活动中、活动后认真的观察分析,总结反思,以增强下一次活动开展的实效性,进一步促进我们自身的专业性发展,从而高效施教。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