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多措并举促“双减”,“同课异构”比实效
为切实贯彻国家“双减”政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汭丰镇学区立足实际,创新机制,精准施策,积极探索“双减”和课后服务新路子,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总结出了“三三三”作业模式,即:三个部分、三个层级、三个等次。“三个部分”指学生作业由基础性作业、拓展性作业、发散性作业组成,基础性作业为必做题,拓展性作业和发散性作业为选做题。“三个层级”指学生完成三个部分的作业定为A级;完成两个部分的作业定为B级;只完成基础性作业,定为C级。“三个等次”指教师在作业批阅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作业质量又分为三个等次,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业情况自主选择每天的作业数量层级,使学生作业自主化、动态化、科学化。
二是探索了符合实际的“135”课后服务模式:“1”是“围绕一个中心”:以学生需求为中心提供个性化课后服务;“3”是“建好三个机制”:工作推进机制、协作共育机制、评价考核机制;“5”是探索了作业辅导、课外阅读、社会实践、兴趣社团、科普教育为主的五种服务活动,形成内容完善、载体丰富、常态参与的课后服务体系。
三是探索了“6+2”质量评价模式,“6”是六个实施步骤,即:“出示题目—学生思考—主动举手—随机指定—现场展示—评分定等”;“2”是两个统计步骤,第一个步骤为单项题目得分=本题赋分×举手率,第二个步骤为总得分=单项题目得分之和,根据最终结果分析研判科任教师教学效果。这种方式既评价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又减轻了学生的考试压力,使质量评估工作更加简单快捷高效。
镇学区通过召开“双减”背景下新课标解读会、“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模式探索培训会、家长会、主题班会,印发《致家长一封信》、检查五项管理执行情况、开展课后服务成果展评、户外阅读、劳动技能大比拼、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拓宽了学生视野,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9月26日,市政府、市政协、市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来我县现场办理市政协提案,深入汭丰镇焦家会小学进行了现场检查和调研,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为了更好地以“双减”政策实施为抓手,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突出教学教研,切实提升教育教学水平。10 月 10 日,汭丰镇学区在中心小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学区班子成员、全镇五、六年级科任教师参加了活动。中心小学教师程娟、张老寺小学教师袁烈霞以六年级数学《倒数的认识》为课题分别进行了“同课异构”展示。随后全体听课人员进行了教学研讨。两位授课教师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学方法、重难点突破、目标达成等方面进行了说课;听课教师从两位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对课堂的驾驭、对知识的讲解、对知识点的把握、对教学效果的检测等方面进行了评议,提出了较好的意见和建议。镇学区主任马存福在总结时,从更新教学理念、端正教学态度、深入挖掘教材、优化教学流程、创新评价方式、凸显教学实效等方面做了全面指导,就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后半期的教学工作作了进一步的安排。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继续探索“双减”工作推进机制,严格落实“五项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加强课后服务工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育人,为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