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大班教育教学活动案例
——《神奇的线与色》
荔堡镇问城幼儿园 吕雅梅
一、案例背景: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人类的进步,是知识的因此,教育如果不能培养孩子自己开拓生活的原动力,它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我选了这节美术活动《神奇的线与色》,通过线条的多样化,色彩的丰富性,画面的丰满性和作画的不同性等等表现形式,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拘谨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大胆的创作。
二、案例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艺术领域中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结合美术区角中—线条画,而波洛克的部分作品也包含着线条和色块。因此,本次活动从欣赏波洛克的抽象画作品入手,在对波洛克的作品的观察解读中,再次感受线条和色块的美,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滴、流、刮法,并尝试用滴、流、刮法进行大胆表现,体验不同绘画方式所带来的乐趣。
三、策略与办法:
1.准备活动
魔术神奇又神秘,利用这种导入方式,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兴趣。
教师反思:在魔术导入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和配合非常好;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也能集中孩子注意力,培养一些常规练习,为下面活动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探索活动
我拿出波洛克的作品,引导幼儿观察及大胆想象,并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想法,结果他们的想象力真的很丰富,有的说像春天,有的说像幼儿园,有的说像鞋子,还有的幼儿说像魔幻世界等等。
教师反思:在想象的过程中,幼儿对“波洛克”的作品兴趣浓厚,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说的不亦乐乎。
3.集体进行练习
我引导幼儿继续观察魔术,让他们了解“波洛克”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完成的,并尝试一起作画。
(1)方法一:“滴”。拿起装有颜料的瓶,向画纸的每个角落上轻轻的滴。
(2)方法二:“流”。拿起画纸,把滴在画纸上的颜料,轻轻左右摇晃并进行流动。
(3)方法三:“刮”。将流动好的画纸,平放在桌面上,取一根木棍,轻轻的在画纸上刮画。
教师反思:以上三种方法都适用于大班幼儿,在‘刮’时,有的幼儿掌握不住力度,会将画纸刮破。
4.想象创作,体验快乐
我将材料分发给每位幼儿,然后提出要求。在创作过程中,幼儿根据所提要求和所需要的方法,进行创作。小心翼翼的将颜料滴在画纸上,慢慢的晃让其流动,最后再将其轻轻用木棍刮开,不一会琳琅满目的创作出现了。幼儿们在创作中体验到了美术活动活动课的乐趣。
教师反思:在提出要求时,由于我的疏忽和提要求不到位,使得幼儿在滴颜料时滴太多,造成画纸破损现象,后来在幼儿创作时发现问题,及时补充要求。孩子在美术活动中体验到了创作带来的快乐。
四、案例反思:
《神奇的线与色》,是在幼儿欣赏抽象名画的基础上,用线条和色块来进行大胆的创作。名画欣赏作为欣赏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我们教师经常会很难把握。而波洛克的作品更是以抽象画著称,抽象画与幼儿的欣赏水平相差甚远,孩子不能理解,无法与作者取得共鸣。在这节课的活动来看,孩子更多的关注的是抽象画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而对于深层次的挖掘画中的含义时,孩子们往往很难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这种种问题的关键是教师缺乏指导的方法。其次就是孩子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少有这方面的经验,很少接触抽象画。因此,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经常和孩子们多多的欣赏各种各样形式的名画,尤其是抽象画。让幼儿经常能和艺术产生共鸣,欣赏美、感受美,从而更好的表现美。其次,在经过和孩子们开展的这节活动之后,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欣赏波洛克的抽象画时,在活动前我要多多的预设孩子们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孩子们会怎么说,而我应该怎么来总结孩子们的话,同时也对孩子们的话进行一个提炼。我可以适当的运用语言来提示孩子们,让孩子们对抽象画能有更进一步的感受与表达。在孩子们操作的时候,出现的一些比如孩子往往都会把颜料滴在图画纸的中间,边上空白,那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欣赏作品的时候就要有意识的来引导孩子们观察画,让孩子们注意到波洛克的作品都是铺满整张画纸的。
以后我们可以在大班组更多的开展了一系列的名画欣赏活动,通过对名画的欣赏,培养幼儿对艺术和艺术世界的基本感觉,进而开拓他们的视野,使他们对周围的美好事物和艺术作品表现出直觉的喜爱,并产生自由表达的兴趣。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