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给予孩子真正意义上的爱和自由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

窑店镇东坡幼儿园  毛蕊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它似乎有一种魔力,让我情不自禁的在书上做标记、记笔记,牵动着我的情绪,时而欢笑、时而感动、时而惊喜、时而心疼……五味杂陈,突然内心一扇窗口打开了,我终于明白为何我会对教师一职情有独钟。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2016年的夏天,在实习单位,园长给我们推荐了这本书,很庆幸,在我刚开始接触小朋友的时候了解到了这本书,给我的工作生涯指明了方向。今年夏天,我又拜读了孙瑞雪老师的《捕捉儿童敏感期》,该书收录了一百多个孩子敏感期的真实案例,通俗易懂,而且孙老师还针对每个案例进行了点评,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引领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从而使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让每个孩子在爱和自由中健康成长。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很多父母对儿童的密码了解的太少,只是在用自己的思维,成人的价值观来判断孩子的行为,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严重破坏了孩子自我发展的探索行为。有的孩子为什么会蛮不讲理,因为在执拗敏感期的那段时间里,家长没有耐心的疏导,认为是孩子任性,对孩子没有很好的理解、变通……有问题的儿童,如多动的、痴呆的、焦虑的、自闭的儿童,正是他们的探索活动被严重阻碍而造成的。而判断孩子是否进入了某个敏感期,看的不是年龄,而是孩子的表现,所以孙老师认为蒙氏教师重要品质之一是会观察,不去干扰孩子,充分给予宝贝们爱和自由的空间。

火车在轨道上行驶,这是成人的规则,当孩子拿玩具火车进行其他玩法的时候,爸爸会说:“不对,火车应该在轨道上走。”你能知道儿童的内心吗?这可能是一个与火车无关的探索,也可能他在复习或延续他的昨天。

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必然从感觉开始,当他不断触摸、感知后,他会对他所感知的东西进行组织、分类、归纳,然后产生一个概念。这个过程和时机要把握好。教育儿童要从现实出发,从具体出发,从事实出发,从生活出发,尽量避免想象,这是蒙特梭利方法的重要原则。这个原则使现实充满了意义,使概念生成过程是完整的,从而使概念密切结合于现实,这个原则是儿童发展起驾驭现实的能力,而不是去“神游。”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受益匪浅。做为一名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敏感期是非常重要的。敏感期是培养孩子的性格、兴趣、思维能力和独立能力的最佳时期,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晰、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其实每个孩子来到这个多彩缤纷的世界,就像一张纯洁的白纸,要在上面绘画绚丽的色彩,规划美好的人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他们接触的第一生活环境,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之中逐渐认识世界,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知道到知道这个成长过程。

书中有好多常见的案例,如:“涂色”、“破坏性行为”、“秩序成习惯”等,分析的非常好,家长很值得一读。孩子的培育工作,只靠幼儿园单方面的教育是不够的,家长的紧密配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应该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孩子的教育工作,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家园携手共同教育,为孩子顺利通过敏感期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我只相信一点,无论我们在做什么样的事情,我们怎样去做——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爱。为了让爱落到实处,理解孩子,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捕捉儿童敏感期》的确是一本很好的育儿书籍,它是家长和老师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一把钥匙,让我们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我们能了解他们、帮助他们、爱护他们,让孩子在充满爱、充满快乐自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要相信孩子》读后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窑店镇东坡幼儿园  张会萍




在愉快的暑假中,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要相信孩子》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精髓,从中感悟到了许多。“每对孩子进行一次批评,实际上就是让他又一次加深了他是坏孩子、恶劣的孩子、十分讨人嫌的孩子的印象。”当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内心无比惭愧,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这样的事情不知发生了多少次?要学会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然后进行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获得成功,即使孩子身心存在缺陷,但他们也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特长。我们要善于学习。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为孩子搭建一个展示自我、让孩子的闪光点有舞台。因为,孩子不仅需要关爱,更需要赏识。

苏霍姆林斯基在全书中以鲜明、生动的事例诠释:“要相信孩子。”我觉得作为幼教的我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改进自己的工作:

首先,我要设身处地的为孩子着想。关心孩子,不仅要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还要把自己对孩子所说的每一句话和所提的问题都应该慎重考虑。在教育中,要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走“近”孩子,理解孩子。

其次,我要心平气和的和孩子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有的没安全感;有的爱哭爱闹;有的坐不住,不受约束;有的习惯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去做;有的喜欢乱说话;有的喜欢跑跳不排队等等。但这些问题似乎是我们之间的沟通太少了,在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时候,要学会尊重孩子。

我们幼儿园中班的薛琪小朋友,刚入园时,很不适应集体生活。她不会主动跟人打招呼、喜欢咬人、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通过跟家长的谈话中,我才对这个小朋友的脾气、性格、爱好等方面情况有了很充分的了解。她在阅读,绘画,生活自理等方面都比同班幼儿要强。喜欢老师的表扬,喜欢老师奖励的小红花,于是,我便充分发挥她的长处,及时表扬。这一学期进步很大,变得有礼貌了、也能正确约束自己等等,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其他孩子们的喜欢。

该书中,还有很多观点我比较认同和接受,如:不要轻易惩罚孩子、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等,这些都值得我好好地去品读。

海纳百川,有容才会大。我想,只要我有博大的胸怀和一颗慈爱宽容的心,谨言慎行,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宽容每一个孩子的优劣、长短,相信孩子们一定会从幼稚走向成熟,成为一个身心都很健康的有用之才!让我们幼教人永远都保持一颗要相信孩子的心,做孩子的好朋友,使孩子快乐地成长!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读《童书里的教育学》有感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窑店镇中心小学  雷玲丽




今年暑假,我有幸再一次加入担当者共读会,与诸多有思想有智慧的老师一起共读徐莉老师的《童书里的教育学》,让这个暑假充实而充盈。这本书选择了十四个常见而敏感的教育话题,每一章的内容犹如一位智者的忠告,让我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次的洗礼,同时重新审视自己,学会反思,学会做个合格的大人。

一、教育是一次奇遇。

很喜欢书中日本绘本作家高畠那生的《一根香蕉掉下来》,故事大体讲了一个装满三车斗香蕉的赶路的小车在路上行驶,香蕉不断地掉到地上,猴子吃了一路香蕉,兔子总是踩到香蕉皮上跌了一路、鳄鱼不停地把香蕉皮放到背上,最后它们都回到了车上,到达了目的地。在作者看来,这个故事其实与教育的目标有暗合之处,也的确是这样,教育的目标都是向着真善美的,无论我们碰到怎样的孩子,目标都是一致的,只要我们满怀期待,静静等待,孩子们一定也能像小车一样到达理想的彼岸。

作为教师,在教育的旅途中,可能会碰到兔子、猴子和鳄鱼那样的孩子。总希望孩子们都是聪明乖巧的,但现实总是无法如我们所愿,有的孩子如“猴子”那般收获满满,有的孩子如“摔跤的兔子”总是跌倒,有的孩子得到了我们不曾给予的意料之外的领悟。

对于教育者来说,不能简单地去评判,而应该去分析、去体会各种复杂情况下的要素,徐莉老师说:“你不要因为车斗里是空的就去心疼司机,其实,即便车子空了,任务已然偏离,你也可以像司机大哥一样,接受现实并继续向前走。谁知道后面还有怎样的奇遇呢?”说到底,教育需要一种智慧和心态,以邂逅奇遇的美妙心态来看待教育、看待儿童,将是一种新奇的、和谐的美好体验,这样的教育就多了些许从容和豁达。

二、接受孩子的一切。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好孩子,究竟怎样才算是好孩子呢?日本心理治疗师佐佐木正美先生认为:带有与年龄相符的孩子气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孩子就应该做符合他年龄的事情。”其实每个孩子也都想成为好孩子,没有孩子不想被赞美,不想被表扬,不想被认可。可是有的孩子的行为恰恰和心中所想大不相同,这行为背后的原因需要成人去探究并理解。

我们需要明白:孩子就是孩子,就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孩子,就是需要被接受和被理解的群体。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接受作为孩子的一切,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大人要做到对孩子“全面接受”太难了。全面接受就是无条件的爱孩子,接受孩子的一切,无条件并不是指大人对孩子表现出来的所有倾向和特点先进行好坏对错判断,或者有选择的接受,奖赏,而是一揽子接受“他是这样的呀”,然后在需要改进的地方给予帮助和支持,使他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想要对孩子做到“全面接受”,大人要做到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不当行为背后的原因:大人的预期太高还是孩子的年龄特点使然,或者是某种情感没得到满足。只有真正理解了孩子,找到孩子问题行为的症结,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面对挑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同时,对于孩子的不当行为,大人不能反应过激过急,相信孩子自己有解决问题的很多种办法,相信时间可以治愈一切,相信成长的力量,愤怒、担心、焦躁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三、理解孩子的行为。 

理想中的教育应该是张弛有度的,是充满浓浓爱意的,是家长也是教师充满教育智慧的润物无声,更是成人的智慧的引领。我们日常都说,和儿童在一起,要有儿童视角,要理解儿童,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很难做到,并常常为此烦恼。面对孩子不正确的行为,我们大人往往用情绪来代替理解,通过揭穿和惩罚制造恐惧,让孩子再也不敢了。至少口头承诺再也不敢了。这样,只会让孩子离我们预期的方向越来越远。例如:对低龄偷窃的孩子而言,大人需要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他们需要怎样的帮助和支持。唯有理解,才会带领我们找到更为适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大人必须尽力摆脱世俗的善恶判断,在看到孩子恶的破坏力的同时,也要看到并理解其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理解孩子是大人一生该努力的方向,因为孩子在变,时代在变,理解的方式也该变化。

四、相信童书的力量。

徐莉老师在这本书里,通过设置“十四个某某问题怎么办”为我们如何解决儿童问题指出了一条阳光大道:以书为媒介,运用故事的力量来引导儿童辨识情绪、替代说教、替代训斥、表达期望….

《尼尔森老师不见了》教会学生自律自觉,《一片叶子落下来》让孩子对生命有心灵层面的感受……《鳄鱼怕怕 牙医怕怕》更适合安慰换牙期孩子的情绪,《胆小鬼威利》讲给喜欢打斗伤害别人的小孩会更好……阅读不但可以塑造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他的心理品质。一本好书,往往充满真善美的情怀,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故事对于儿童精神成长的意义,就像母乳对于儿童身体发育的意义,是全面而深入的。给孩子讲故事,不仅仅是提高他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大量优秀故事,引导儿童一步一步地成为一个成熟的大人。父母们要根据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创造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发现自己的影子,经过千百次的潜意识的加工,变成他们最好的精神营养。让故事指引儿童,让他们潜意识里明白人应该如何生活。不要带着说教和矫正的意图去讲故事,让孩子在一个又一个故事中,把大人对孩子的期望转化成自己对自己的期望,自己去发现,并主动与自我、家人、师长、朋友建立更高质量的关系。大人用故事唤醒孩子自身的力量,可以激发孩子更多的情感和思考。能够帮助孩子从亲子交流中汲取力量,让他们从被动地服从变成主动的判断选择,从而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只要我们和善与坚定并行,帮助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重要性,注意行为的长期有效并作出示范,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毅力、乐观、合作、好奇、自制等,我们的教育就是有效而科学的。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作文九问  创新九答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跟特级教师蒋军晶学写作妙招实战篇

窑店镇中心小学  杨秋娟




这个迷人的夏天没有流火,只有书香流溢。蒋老师的作文九问有基础篇,也有实战篇。基础篇让人大开眼界,实战篇更是给人醍醐灌顶之感。

实战篇中的9问分别是:写事都是流水账,怎么办?写人千人一面,怎么办?写爱又假又俗,怎么办?写景不优美,怎么办?写物特点不突出,怎么办?写艺术作品没头绪,怎么办?也想象干巴巴,怎么办?写童话没思路,怎么办?写未来总是老一套,怎么办?有九问,当然就会有九答。写作妙招便在这一问一答中逐一呈现。

第一问中,写事都是流水账,怎么办?请大家跟随蒋老师的脚步,看看蒋老师怎么样把事情写得一波三折。这如同绘画艺术领域中讲究S曲线一般,蒋老师将它挥洒得完美无瑕、无懈可击。妙招1:想做先不做。有的人写文章会加一点波折,不是想做好事“让座”吗?我们先写他心里的抗拒;不是想做坏事“插队”吗?我们先写他心里的盘算。不是想做有难度的事吗?我们先写他心里的害怕。这样写作内容不仅曲折,而且有了情节。妙招2:想会先不会。“我学会了干什么”,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有人写学会了溜冰,有人写学会了骑自行车,有人写学会了煎鸡蛋,有人写学会了画画……可是学得太快,学得太顺利,文章也就没意思了,就没有波澜了,本来呢,一学就会简简单单,好像也不值得写呀!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不会的时候我们要写,而且要展开写,要详细写,文章的精彩、曲折都出现之后,我们再学会用“终于”收笔。妙招3:关子卖三次。很多文章写的短,写的不够曲折,就是因为不会“卖关子”。很多时候一个普普通通的情节买三次关子,文章就立刻生动、有趣起来了。比如一节有趣的课:这堂作文课蒋老师竟然拿来一篮鸡蛋。一“卖关子”:难道这堂课是写观察作文,让我们写鸡蛋的外形,这难度比达芬奇画鸡蛋还大。二“卖关子”:难道让我们在课堂上吃鸡蛋,然后写出鸡蛋的味道,那这堂课对于吃货们来说真是赚到了。三“卖关子”:难道这是生鸡蛋,让我把鸡蛋带回去,然后人工孵化观察,生命孕育的过程,然后把整个过程写下来?“卖关子”三次之后这篇文章更加吸引人了,有谁还能忍住不继续往下看呢?妙招4:波折在心里。事情本身挺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比如第一次当主持人,第一次一个人睡觉……文章怎样写出波折呢?一个方法就是放大心理的波折。公交车上偶遇一位阿姨,给自己的孩子教唐诗,背诵《悯农》,孩子没有吃完的面包,她随手就丢弃了。对孩子背诵不了的阿姨大发雷霆。面对这样一个素材,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就要抓住阿姨的心情是波折的:高兴—着急—发火—羞愧。这样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曲折化、情节化,作文不出彩都不行。

第四问:写景不优美,怎么办?很多孩子害怕写风景,我们老师的建议往往是学会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描写细致,学会动静结合。可这些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太大太笼统了。孩子们需要的是具体的写作方法,而不是空洞的建议。蒋老师的妙招1:快点到景点。有些孩子在写游记的时候就容易从早上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一直到上车,路上看风景,半天到不了景点。我很赞同蒋老师的建议,第一句话就写自己到景点了,第2句话就开始写景,越快越好。因为我们的中心就是写景点。到达景点之前的前奏不应该成为我们写作的绊脚石。比如说我们写游华山、桂林山水,直接开门见山: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了华山;终于来到了日思夜想的桂林;趵突泉果然名不虚传。妙招2:老老实实按顺序写。爬山的时候先写山脚,再写山腰,然后写山顶。一路爬,一路风景。还可以用先来到了,接着来到了,最后来到了这样的顺序来写。妙招3:就是不按顺序写。如果说妙招2是按照地点转换顺序写景,那妙招3就偏偏要和妙招2对着干。比如我们学过的索溪峪,作者就大刀阔斧,不写先到了哪里,接着到了哪里,最后到了哪里,而是写这个地方最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特点。索溪峪的特点就是“野”,山野、水野,动物野,人野。试着抛开按照地点转换顺序写景的方法,像这篇文章的作者一样,用一个词甚至一个字概括自己去过的景点的特色,整篇文章围绕这个词来写。庐山围绕“醉”来写;张家界围绕“高”来写;黄山围绕“奇”来写,西湖围绕“静”来,写白鹿原围绕“美”来写。妙招4:学会用“好像”。写景有时就写自己实实在在看到的,有时却要写自己没看到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的很美,其中有一段写荷塘里的荷叶,荷花,荷花的清香那个片段里,还写到了舞女的裙子、明珠、星星、出浴的美女、歌声、闪电。这些本来与荷叶荷花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物,却活生生让朱老用联想的方法把这些事物串联在了一起。而联想往往是好像、仿佛、似乎、好似、如、宛如这些词带出来的。因此恰当的使用“好像”,又可以使我们的写景文章锦上添花,活色生香。妙招5:睁大眼睛写。看一个人第一眼是看身材是否匀称,第二眼就看五官等细节,一篇写景的文章也是一样,先有一个好的框架,一个好的结构,接下来就看细节了。一幅黑白的画与一幅彩色的画放在一起,相信大多数人都觉得彩色的画更美更动人,那写作文的时候加上颜色之后的句子肯定是色彩斑斓的。那睁大眼睛写得意思就是仔细观察风景,描写风景的颜色。就一个绿,都会有细微的变化,新绿、嫩绿、草绿,翠绿,葱绿,苍绿、墨绿。妙招6:闭上眼睛写。写景物需要睁大眼睛看,那如果有的人看不见景物怎么办?说的直白一点,盲人看不见他们就不能写风景吗?海伦凯勒是盲人,那么她曾经写过一段话,对事物的形状、光滑程度、质地以及气味等特别敏感。闭上眼睛写的意思是我们不仅可以用视觉来写风景,还可以用触觉、听觉、嗅觉来写风景。妙招7:记住别人没去过。我们写一篇草坪很美丽,因为我们自己看到过这片草坪,我们能想象这片草坪的美,可是别人并没有看见过这片草坪,我们在写得时候一定要关注颜色,有什么话,花上有蝴蝶没有,这样写了才能让没有去过的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妙招8:写不出,就比一比。在写景的优秀范文当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句子:这里的绿不像什么地方的绿,不像什么地方的绿;这里的山不像什么地方的山,不像什么地方的山。就我们学过的《桂林山水》一课: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观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样的比较让去过桂林的人们终身难忘桂林的山山水水;没去过看过这篇文章的人会一直心心念念期待桂林山水的美。

以上只是九问当中的两问,就已经吸引了我的味蕾。其余的七问更是妙不可言,未来的写作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和我的孩子们会追随蒋老师的作文法宝,丰盈我们的写作梦。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16张图片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19张图片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20张图片微信平台:jcjy1662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20张图片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20张图片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创造好教研【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幼师课件网第23张图片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教师文苑】窑店镇学区暑期教师阅读感悟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