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农村小规模初中学校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分析
高平镇梁河九年制学校 李祯
摘要:当下农村人口外流,导致当地生源流失,诞生了一些小规模初中学校,这些学校数学课堂效率不高。很需要结合小规模学校的教学环境制定出提升课堂效率的教学方案,从而提高农村小规模初中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农村小规模学校;初中数学课堂;课堂效率
引言:农村小规模初中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家长普遍学历素质、教育重视度都偏低,且还存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情况,学生家庭环境较为复杂,另一方面学校教师的数量和专业性相对薄弱,导致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缺乏,但是农村学生整体表现出的独立性和意志力都是值得肯定的,他们很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帮助,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发挥自身优势,谋划出更好的未来。
一、农村小规模初中学校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作用
在新课改下,农村小规模初中学校数学课堂普遍效率低下,学校自身的发展前景也不是很乐观。数学是一门与生活难以分割的学科,实践性较强,不仅仅可以增强知识的储备,让学生考到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的素养、思维意识和知识运用能力。在农村小规模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能够制定一套针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和农村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绝对的好处。当下农村学校部分学生在小学没有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缺少良好的基础,步入到初中以后,极容易半途厌学,而初中数学作为主科为学生在中考中的分流奠定基础,若教育质量不高,学生在以后的高中或职高也难以养成高质量的学习能力,发展前景堪忧。
二、目前农村小规模初中学校的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师资力量薄弱和教学方式落后
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环境都无法和城市的条件相比,小规模农村初中学校教学资源更是匮乏,大多教师都承担跨年级、跨科目、跨专业的教学任务,本身专业不对口且教学事务繁杂,对工作能力有着极大的考验。在正常教学秩序中教师精力分散,不能及时了解和反馈学情的近况,这就直接导致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制定有高效率的教学方式。并且乡村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和进修的机会都很有限,缺少提升自我的良好平台,一些教师就凭着自己以往多年的陈旧教学经验在课堂中直接实践,教学方式日渐落后和低效。对于新课改革下的理念和方法部能亲身接触,在教学中不能有效实施,大多数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教师被动的教,学生被动的学。到真实的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低,学习效率低,缺乏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教育模式落后
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薄弱,学生缺少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外加很多学生的父母都无法陪伴子女的身边,大多是老人在照顾,存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优秀生源流失等综合性的情况,教师确实灵活多变的教育模式,难以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人特点,不能有效的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难以通过良好的互动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受数学的魅力,故难以成就高质量的初中数学课。
(三)教学设备使用及多媒体教学不足
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中的初中数学课堂,都很高效的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全方位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虽然农村学校近些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教学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甚至某些国家和教育局重点扶持下的农村学校教学设备要比城市学校还要优化,但是很多教师尤其老年乡村教师缺乏对应的设备知识,往往不会熟练运用,从而导致大量的教育资源浪费。
三、农村小规模初中学校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方法
(一)吃透学科特点,提高执教能力
初中数学这门学科很多内容是通过实践操作,就能促进学生掌握和理解,这就需要教师经常性的作出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实践强化一些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动员家长在课后的日常生活中加强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创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面对生源家庭情况复杂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共同促进家校教育,制定契合学情的教育模式。小规模学校要定期的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标理念培训学习,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课堂讲赛,“联片教研”,“同课异构”等大型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良好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让教师不断的提升自我,提高和改进执教能力和水平,增强和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才能极大的提升课堂效率。
(二)明确主体地位,注重自学能力
在传统模式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占据了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的接收,要想做到真正有效的数学课堂,就需要转变课堂主体,在课堂中规划出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探讨的时间,教师只讲解重要的部分,然后留出学生自主领悟和思考的时间,引导学生寻找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充分开拓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制定出成熟可行的教学方案非常必要,教师是作为课堂中的引导者,而不是控制者,所以需要抛开传统教学理念,突出教学主体的地位,改进和完善适应实际学情的教学方法,发挥出学生的主观意识和自主能力,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享受数学知识的乐趣,真正的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三)巧妙设课堂提问,培养思维能力
在课堂之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巧妙设定具有引导性的提问,可以独立思考,可以自行交流,让学生自己从中发现和解决重难点。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课堂中的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针对问题把知识点和难点作出相应的解释,化繁为简,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生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多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真正的了解和掌握,面对教师的提问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营造出参与度高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全身心的融入到课堂中。教师授课之前付出一些努力,要精心的备课,多设计一些引导学生能自主的发出提问的情节,引导学生积极热情的参与到其中,踊跃的发言,有可能会出现回答错误,这时就需要教师给出鼓励,避免打击积极回答问题的信心,这样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还能增强下次在回答问题的信心。教师在课堂上有效作出指引能提升自主的解题思维,开拓对问题的思维能力,培养严谨的数学思维,对初中数学素质整体的提升起到一个良好的作用。
(四)贴合“双减”政策,有效评价反馈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评价对于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利用积极的评价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当前教师使用的语言和语气太过单一,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有不错的效果,但是随着长时间使用就感觉没有了兴趣,教师在教育部的“双减”政策下,减少题海和机械的课堂模式,实时评价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课堂活动中,以朋友的身份与之相处,了解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多一些关爱,这样在课堂教学交流就会变得容易和顺畅,教学的效率会逐步的得到有效的提升。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需要加强对农村小规模初中学校教学的关注,注重提高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效率。虽然农村小规模学校很多教学条件和资源较为匮乏,也要努力提高农村小规模初中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在农村小规模初中学校中,当下生源情况不容乐观,农村学校的工作不断接受新的挑战,需要教师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真正提升上去,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1]林旭亮,周利利. 基于自制教具的小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以“魔力方块”组合教具为例[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0(12):28-30+46.
[2]汪颜青. 农村小学初中数学项目课程开展与小课题研究——评《农村小学教育科研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农业气象,2021,42(09):809.
[3]燕宏. 新时代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对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影响[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1):97-99.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