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骆驼刺CLN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zNzE3NjM3Ng==&mid=2247484471&idx=1&sn=67ab658ff3c648a72206325e113dd7e8
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且听蛙声一片
飞云镇中学 车丽娜
那晚带孩子去城北广场游玩,回来路过国道时,远远看着泾河在明亮的路灯映照下泛着水波,于是我临时起意,决定沿着泾河步行回家。孩子们都困了,要回去早点休息,我只能一人去散步。
大约不到九点,地面的燥热在开始退去,夜风舒朗,月朗星稀,行人稀少,正是散步的好时候。我打开手机音乐,向安定桥的方向走去。
远远地,我就听到了一阵蛙声。
是蛙声吗?我着实有些欣喜。一来好久没有听到蛙叫了,至少今年还没有;二来我原以为只有乡村的河道边才有青蛙,喧闹燥热的小城里是不会有的。仔细一听,的确是泾河边的青蛙在鸣叫。这忽高忽低的蛙声让我加快了脚步,顺着桥边的台阶下去,走过一片草地,前面就是泾河。
越靠近河边,凉意越浓,蛙声也越清晰,鼓噪一片。今年少雨,接连好几日的曝晒之下,四周是干燥的,可因了河水的滋润,河岸边的草地是温润柔软的,晚风送来河水的清凉,还有草木的清香,真的很惬意。踩着低矮的野草择路而行,随时会迎来飞舞的蛾虫,映着灯光,我能看见它们翕动着轻薄漂亮的羽翼在枝叶间游离。也会被脚下突然的跃动吓一跳,那是远离河水在草丛里游荡的青蛙独自引吭高歌,却被我贸然造访惊扰到了。我放慢脚步小心翼翼地走,可还是惊动了那些机灵的家伙,正在兴致上的鸣叫会戛然而止,然后跳进草丛,去了别处蛰伏,再重新开始歌唱。
终于走到河边了,一股清凉随即扑面而来。也许是安定桥下这一处的河水很平缓,也许是夜里的泾河本来很安静,“哗哗—”的流水声很轻柔。华灯照耀下,看不清水质,只能看见宽阔的水面上闪耀着磷光,泾河像准备晚睡的女子,慵懒而妩媚。站在河边,整个河岸蛙声一片,热闹无比的。鸣叫声在这里,在那里,在水边,在河岸,在草丛里,在砂砾间,或者更远到了附近的田野里。我这里看看,那里找找,只听其声,不见其蛙。就在我轻移脚步时,随时会有“嗖”的一声跳动,那是青蛙独有的利箭一样的速度,夜色里,看不清蛙的起跳和弹跳,只有一条影子划过眼前,然后“噗通”一声跳进水里不见了,只留下一簇水花和我在原地呆呆回味那干脆利落的影子。青蛙跳跃时,一定是铆足了劲儿一气呵成的,要不怎么会形成一条美丽细长的弧线迅疾而过。可就在那一瞬间,我分明看到它们身上有柔美的光影,那些光,或者是华灯照在它们水一样光滑细嫩的皮肤上,或者来自于它们滚圆纯美的眼睛,又或者,它们自身是发光的。我忽然想到一句话:“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发光体”。莫非一只青蛙就是一个独立单纯又自带光芒的歌者?
河岸宽阔,这里四季盛产草木和泥沙,还有很多不知名的小生命。可此时,在夏日的夜色里,这里都是青蛙的天地。不知道第一声蛙鸣是由谁从什么时候开始,或者还是它们自然而然在傍晚某一时刻统一默契发出的。总之,顺着河岸两边绵延数十里,都是不知疲惫的蛙声。站在蛙声里,就像在聆听一场户外音乐会,你无须看到表演者是谁,只需用心去聆听就好。那些发出 “呱呱呱”强音的是歌曲的高音,而“咕咕咕”的声音就是低音,还有一些“咕呱咕呱”恰到好处地附和着,就像是一首歌的副歌部分。可无论是高音还是低音,千万只青蛙只要鸣叫起来,高高低低,此起彼伏,琴瑟和谐,有力量,有节奏,有质感,那种自我沉醉的沉浸式的鸣叫,是最自然最淳朴的和弦之音,听起来美妙极了。
此时,站在空阔的河边,河水清幽,蛙声连绵,人反而会安静下来,既不着急于赶路,又不急于琐事,只想享受这一方清凉和一片蛙声。我也确定已经很久都没有刻意在河边停顿,也很久没有听见过蛙声了,这久违的蛙声,让我想起童年的时光。
儿时生长在达溪河畔,那是一条不知名的河流,却承载了我和伙伴们最快乐的岁月。每每春夏之交时,大约从一天的晌午开始,到黄昏和深夜,整个河道里都是青蛙的王国,那些欢实、恣意又嘹亮的蛙鸣穿透河流,穿过田野,回荡在河边的村庄里,整个夏天和秋天都在我们耳膜里鼓噪着。当第一声蛙鸣开始的时候,我们暗自窃喜,心里盘算着,天气暖了,夏日来了,又能去河里疯玩了。于是还没等到蛙声稠浓起来,还没等到麦子上场,我们已经逃过大人的视线,屡次跳进河里开始享受整个夏天最清凉的一刻:洗澡、玩闹、抓泥鳅、逗青蛙。只要是河道边长大的孩子,都无师自通学会了两件事:蛙泳和学蛙叫,而且无论哪一样,都一板一眼地有水平。
后来,慢慢长大,也慢慢接受了岁月正规的调教,融入这一世的匆忙。有时即使距离一条河很近,也只是匆匆看一眼,然后路过,在繁华且四处聒噪的的街区里为了碎银几辆,整日匆匆忙忙。那些旧时的水波和蛙鸣只能在记忆里偶尔跳跃,泛起一丝让人甜蜜也无奈的涟漪。
还好,今夜,我邂逅了一片蛙鸣。那么,且听这蛙声一片吧!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