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教学研究】段静:“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浅析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教学研究】段静:“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浅析-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

策略浅析

泾川县红河乡学区    段静


【摘要】读儿童诗可以培养和保持想象力,也能让儿童的语言和儿童的心理构成诗人的品质。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才能更好地把儿童诗教学引入语文课堂,营造一个诗意课堂,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本文将从小学低年级儿童诗的内容特点、教学现状和教学策略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

儿童诗,简单来说就是主体接受对象以儿童为主,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阅读儿童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历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和创造潜能,还能够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诗歌中感受真善美,从而释放自己真情实感。

《语文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指出,“1-2年级学生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1]。部编教材1-6年级入编诗歌共计131首,其中古诗75首,儿童诗56首。在这56首儿童诗中,一二年级儿童诗占比较大,可见小学低学段是儿童诗学习的“主战场”。

作为一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对于教材中编排出现的童诗,要认真研究、积极思考,设计出符合学情的课堂教学设计并开展童诗教学。除了课本中的童诗,教师还应拓展延伸,结合晨诵课、阅读课带领学生阅读学习课本之外的童诗,为那些爱诗的孩子营造浓浓的氛围。

一、小学低年级儿童诗的特点

(一)简短易懂。结合一二年级教材中编排的童诗来看,大体呈现出简短、形象、易懂的特点。例如,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动物儿歌》一诗中,以“谁在那里干什么”的句式,简短的6句话,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向学生描绘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

(二)想象丰富。相较于成年人来说,儿童的大脑是富于想象和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事物,比如,在他们的认知中,鸟儿会唱歌、太阳会微笑、蜜蜂会跳舞、小狗会说话等等。因此,儿童诗也就契合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丰富的创造性,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为儿童描绘了一个充满幻想的奇妙世界。例如,在统编版一年级上册《小青蛙》一诗中,作者以“青”字归族,行文活泼,童趣盎然。透过文字,学生仿佛看到了一湾清澈的河水,一片翠绿的稻田,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小青蛙那跃动的身影,机敏的动作,定格在捕捉害虫的一瞬间,定格在声韵和谐的诗歌里。

(三)语言童趣。生活是诗的土壤,儿童善于拟人,善于把生活中熟悉的景物拟人化,儿童诗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常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生活中的景物写活。例如,在二年级上册《树之歌》一诗中,“枫树秋天叶儿红,松柏四季披绿装”一句,作者巧借“披”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松柏描写的非常形象。“红,绿”两个词,使我们好像看到了秋天枫叶火红,松树、柏树一年四季常青的鲜艳色彩。又例如,在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一文中,“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用四个拟人句组成排比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存在的不同地方,语言优美,有气势。

(四)内涵丰富。儿童诗的选材都是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把培养学生怎么做人自然地融入儿童诗中,做到价值观教育和情感教育这也是儿童诗的特点之一。好的童诗可以达到滋润情感、丰富心灵和启迪成长的作用。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轻轻跳》一诗中,作者在诗中用了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理解儿歌的内容,知道不能用力踩踏小草,要爱护小草,而且启发学生知道跳一跳、踏一踏虽然很有趣,但会影响别人,价值观教育的特性无痕地融入儿童的生活中。又例如:二年级下册《神州谣》,这是是一首歌颂祖国和人民的歌谣,全文虽只有4小节,但却以“三字经”形式写出了祖国是个山川美丽如画的国家,写出了我国的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壮观,台湾和大陆都是中国一部分,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创祖国的辉煌。通过朗读,学生能够感受其中的韵律美和祖国的山川美,感受黄河奔腾、长江汹涌、长城蜿蜒、珠峰高耸的壮美,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小学低年级儿童诗的教学现状

(一)以“阅读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小学低年级儿童诗的教学,主要就是帮助学生巩固拼音,识记生字,进行朗读训练,锻炼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感悟语言的优美,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纵观现在的童诗课堂教学,大多数教师把儿童诗当成普通课文来进行教学,当做普通课文进行字词句的分析讲解。教师引导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就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中对字词句的讲解过多过细,一昧的追求理解诗歌的意思,而忽略了诗歌的意境美和整体性。

(二)教师授课中缺少童趣。教师在进行童诗教学时,常常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也就是以成人价值观去理解童诗,并将自己的理解传递给学生,从而忽略了学生对儿童诗的理解、感悟、体验。课堂上,在教师的一连串快节奏的提问下,学生一昧的顺着教师的引导不得不说出让教师满意的答案,这样就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也就无法理解童诗中所体现出来的儿童情趣。

(三)过于注重技巧学习。绝大多数语文教师,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儿童诗教学设计方面存在认知错误,经常性将儿童诗以古诗教学思路去进行教学,在指导学生学习、朗读时,过多的关注了学生的发音、情感、节奏、停顿等。惯用的方法,先是教师一遍又一遍的范读,再让学生机械模仿,总是过多地读,然后根据教师的思路去理解意思及内涵,儿童诗特有的节奏与韵律无法在课堂上凸显出来。

(四)师生童诗积累较少。师生接触童诗、学习童诗的方式只有在课堂上,只是按照教材编排的童诗进行了简单的学习,而没有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对儿童诗有更广泛的接触。使得学生在儿童诗语言上缺乏积累,语感和想象能力有所欠缺。

三、小学低年级儿童诗的教学策略

(一)开展儿童诗整本书作品阅读。在学习了林焕章的《影子》、张秋生的《青蛙写诗》、叶圣陶的《小小的船》、方素珍的《明天要远足》等知名儿童作家或诗人的作品后,教师可以根据部编教材特点,结合课文中的儿童诗教学,向学生推荐其他著名儿童诗人的作品,如《春天的滋味》《绿色的太阳》《红蜻蜓》《小河骑过小平原》等整本书的阅读,采用师生家长合作共读的方式去阅读理解,以此拓展学生阅读儿童诗渠道,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词汇、锻炼语感,为下一阶段童诗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整合图文资源加强理解。儿童诗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儿童了解诗歌内容。课堂上,教师除了不断引导学生对童诗进行反复诵读外,还可以整合文字、图片、音频等资源,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借助图片、视频等方式将诗歌内容展现出来,帮助学生进入童诗所描绘的图画意境,从而实现学习的趣味性与人文性。如在阅读舒兰创作的儿童诗《虫和鸟》中,有这样一句诗“我把妈妈洗好的袜子,一只一只夹在绳子上,绳子就变成了一只多足虫,在阳光中爬来爬去。”这句诗对于见识多的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但是对于一部分生活经验匮乏、见识较少的学生来说,他们不知道多足虫是什么,长什么样,这时,教师便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多足虫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将童诗语言文字和图片、视频结合起来去理解诗句。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诵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传统方式,可以帮助语文教师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的语感。而儿童诗语句短小,富有节奏和意味,朗读就成为儿童诗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六一”“五四”“七一”等节日,开展不同层次、不同方法的诵读活动,让学生感受诗歌、吟诵诗歌、热爱诗歌,充分激发学生对童诗的兴趣。

(四)创设新奇多样的情境激发热情。童诗来源于生活,而非空想,因为现实生活本身就足够有趣了。基于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不同范围的生活场景,例如:有人与人之间的、人与动物之间的、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等等,从而拓宽学生的选材和思考的领域。由于诗歌短小的特点,写作时间短,即兴诗比较多,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学生就会养成留心观察身边的大事小事的良好习惯,并坚持做到把自己看到的记下来,从而创作出自己的童诗。不仅如此,在学生们人人读诗,个个写诗的氛围下,教师要搭建平台并鼓励学生将自己优秀的诗作大声讲读出来,利用班级学习园地、装订作品集、公众号宣传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童诗创作的积极性,从而提升童诗教学的实效性。

儿童诗对于孩子学习语文是至关重要的,把童诗引入课堂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思维活跃,在兴趣的支配下特长得以升华,乐学爱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要善于挖掘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根据课标学段对儿童诗的要求,以课为例,积极实践,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空,让学生去品悦儿童诗的韵律、乘着想象的翅膀在童诗中遨游。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

[2]潘胜.慢语文理念下儿童诗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20(3).

[3]程文志.小学语文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J].  2020.

[4]张丽. 基于儿童认知特点的童诗教学策略谈.[J].小学教学参考,2019(4).


【教学研究】段静:“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浅析-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教学研究】段静:“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浅析-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教学研究】段静:“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浅析-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微信平台:jcjy1662  

【教学研究】段静:“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浅析-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教学研究】段静:“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浅析-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创造好教研【教学研究】段静:“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浅析-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教学研究】段静:“双减”背景下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策略浅析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