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杏黄时节
飞云镇中学 车丽娜
南风就这么悠悠地吹着,阳光一寸寸汹涌着,草木呼啦啦长着,转眼,六月已在眼前。芒种一过,田野里日渐被一大片一大片的金黄所占据,那是属于麦田的色彩。在田垄边行走,麦子的清香一阵阵扑面而来。其间还有丝丝缕缕的清甜沁入心田,惹人去寻味。
那是杏子的味道。麦子黄了,正是杏子成熟时。
就在绵延的麦田之畔,在村庄的房前屋后,一树树杏子不知不觉就成熟了。相比其它树木,杏树和桃树一样,不是过于高大的乔木,只是在夏日里开始枝繁叶茂,轻薄的叶片挤挤挨挨便形成一大片浓阴。而色泽淡黄或尚绿、饱满圆润的杏子就藏在叶片之间,很是诱人。杏子成熟时,颗颗果实绿中泛黄,黄中透红,远远散发着一阵饱满果实特有的浓郁的香味。
时光啊,从不停止分秒向前的脚步,清晰地记得三月赏花仿佛还在昨日之事。那是春日桃杏花遍野烂漫的时候,素洁淡雅的花朵迎着春风绽放,千朵万朵压枝低。杏花开时,院落里、篱笆外,山崖边,一树一树的繁华开得热烈,开得恣意,映着地上轻轻浅浅的青草,格外好看。最诗意的是迎来一场春雨,细雨霏霏里,微风拂过,纷纷扬扬的花瓣会在雨丝中洒落,落在在红瓦白墙的院子里,落在茵茵草地或青青杨柳的乡间小路上,还会落在行人的肩上或衣衫上。空气清新湿润,杨柳依依,花香幽幽,恍惚间,我总以为自己游走在杏花春雨的江南。也曾希望春雨少一点,繁花多一点,那么果实就会多一点。但其实后来才知道,被风吹花落本不是风的错,留不住的终究要离开,能留下来的自然至始至终伫立枝头,接受风雨和自然的洗礼,然后结出累累硕果。
花开了,花落了,然后枝头就挂上了小小惹人爱怜的青杏。“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就是这个时节的情景了。青,是青涩的青,也有幼小的意思在里面吧!不然这刚孕育的如蚕豆般大小的毛茸茸的果子怎么会像个婴孩一样在枝叶间探头探脑地张望和打量春天呢!只是我们太惯于欣赏美丽芬芳的花朵,至于这一枚枚青杏怎么孕育和长大,都留给了草木和自然去印记。
盛夏时节,再来田野里走走,这时,已是果实累累,到了收获的季节。大片的金灿灿的麦田会无端给人注入活力也给予希望。有麦田的地方,就有杏林。走进一片杏林,密密匝匝的枝叶间,一颗颗饱满的杏子那么显眼又鲜艳。金黄的麦田和灿黄的杏子让人自然而然回味起儿时的童真。那时,少年不知愁滋味,农忙时节,不说麦事,不急收割,整日在盛夏的浓阴里四处游荡,摘桑葚、吃杏子、捕新蝉,好不快活。只是这光阴好不经用,一个恍惚就人之中年,多少青春事都成了回忆。就在清凉温润的杏林间漫步,忽然间,一颗成熟的果子就“啪”的一声落了下来,滚落在草丛中。捡起来,它饱满光滑,似乎还有余温,也许是树干传递的属于植物特有的体温,又或者是太阳曝晒的温度。它新鲜圆润,表皮的色泽很好看,淡黄色或者橙黄色,又有砣红砣红色的斑在上面,像晕染的一样,很均匀。清亮的汁水顺着裂纹流出来一点点,于是一股清香也在这裂口里溢出来,忽然间,我的唇齿间就有丝丝酸意在泛起。杏子成熟的时候,若在树下逗留,掉下来的不止一颗,一会儿这边“啪”的一声,一会儿那边又“啪”的一声,所以树下一直有黄色的杏子在碧绿的草丛里。落下来的杏子时间久了会氧化,吃起来不是理想的味道。好在周围的杏树不高,果实又很繁多,想吃的时候抬头摘一颗。不像其它的果实,拿在手里的杏子是让人纠结的。记忆里还是关于杏子的酸涩的滋味,那还是儿时留下来的,总是等不到杏子成熟就偷偷去吃,结果酸味一股脑儿从舌尖挤到口腔里,再联通到胃里,最后酸到连五官都挤在了一起,若再贪吃两三个,整个一天感觉牙根都被酸倒了。于是后来看到杏子时口里就感到酸涩不已。可这杏子无论个体、色泽还是味道,都是诱人的,是拿不久的,总是忍不住要轻轻尝一口,这时清香就在唇齿间涌动着。熟了的杏子多是橙黄色,有点柔软,轻轻掰开,就会看到厚实、滋润、饱满的杏瓤,味道津甜,香味清冽又浓郁,吃了一个还想再吃。当然,还有熟透了的杏子,果实硕大不说,还是那种诱人的橙红色,味道醇香馥郁,口感自然也是最好的。有时也想,古诗中的“红杏”大概就是那种熟透了的果实,读起来就让人就有在枝头下采摘和品尝的食欲。
坐在杏林里,清风拂面,枝叶婆娑,看着一颗颗诱人的杏子在头顶枝叶间几欲垂落,忽而就想起范成大的诗句《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想来这诗人真是特别,他眼里的杏子是“肥”的,我觉得此处应该有争议。可又实在想不出别的更贴切的词语,最后看看,摩挲着掌心里的一颗杏子,它的确饱满可爱,是肥的呀!眼神穿过林间,越过村庄,我仿佛看见千年以前的诗人,曾在某个夏日的午后或傍晚穿过蓊郁的林间和村庄,村舍是寂静无人的,蜻蜓是自由自在的,诗人从梅子和杏子树下经过,梅子挂满枝头,杏子鲜亮饱满又“肥大”,他一定是被深深吸引了,便驻足欣赏了起来。又也许,他也被自己的可爱逗乐了吧!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