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泾川县2022年中小学课堂教学讲赛总结
(初中生物组)
评委:吕春科 王俊宏 段惠霞
为了持续推进我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县教育局的积极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在泾川四中全体教职员工和所有学生的鼎力支持与配合下、在所有参赛教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的共同努力下,全县课堂教学讲赛(初中生物组)决赛活动于2022年5月10日至11日在泾川四中如期举行并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本次活动围绕“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的宗旨,为全县教师搭建了互相学习与交流的良好平台,为学科优秀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掀起了新一轮教研教改的热潮,是一次规模盛大的教研活动。我们有幸参与此次活动,零距离触摸课堂,感受各位赛课老师的精彩表现,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和行动上的推动。
承蒙各位领导的厚爱与信任,我们有幸担任本次课赛(决赛)的评委,和11位参赛老师一起经过授课、说课、评课等环节,按照县局统一安排,严格遵照《泾川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学生物)》,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厚重扎实的专业功底,协调合作的团队意识,客观公正的对各位参赛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量化积分考核评价。通过讲赛活动,我们欣喜的看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变,课堂在变,教法在变,学法在变。大多数参赛老师对新课改的理念理解深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善于运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课堂展示的教学方法,课堂驾驭能力强,课堂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良好。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各参赛老师间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课堂组织等方面的差异依旧存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县初中生物教育教学质量任重而道远。下面,我对本次初中生物组课赛活动从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特色亮点
1.参赛态度严谨认真。课堂讲赛是教师展示风采的舞台,更是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平台,为期两天的比赛,十一位老师课前备课充分,仔细钻研教材,做了详实的学情分析,三维教学目标设计全面、合理,能面向全体学生,大多数老师教学设计环节齐全,教学活动充实,实用性强;课件美观大方、详略适中;素材贴近生活,特色明显;导学案低负高效,针对性强。
2.新课改理念落实到位。师生角色,地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真正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还课堂于学生”的理念。多数老师能真正走下讲台,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主体地位提升显著。多数课堂以自主探究为主线,教师努力摈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及时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视获得知识的过程性体验。
3.课堂内容充实,真实高效。所有课堂教学目标展示清楚,自学问题与合作探究指向明确,多数教师能及时进行学法指导和鼓励性评价。教学资源丰富多彩,创新不断。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第一课时的导入中,泾川四中的童春梅老师掏出自己的百元大钞让学生在辨别真伪的过程中体会不同感觉器官的作用,极大的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问城中学的王丽娟老师利用自带的杏、糖、香水、辣椒等食品让学生亲身体验味觉、嗅觉、触觉等其他感觉器官的功能,不仅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了奖惩,而且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高平中学的贾丽媛老师、泾川四中童春梅老师准备了许多眼球的模型让学生分组观察,先拆下来再组装,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训练了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所有参赛老师都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度的拓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避免了单纯的照本宣科,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更能获得学生的青睐与好评。如:合道中学的赵文英老师拓展了眼屎、眼皮跳动、色盲等知识;高平中学的贾丽媛老师拓展了如何科学用眼、养眼,防治视力下降的问题;丰台中学的孙爱虎老师在教学完视觉和听觉后拓展了美国现代女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乐的事迹等。所有参赛老师紧密联系教材内容,都对学生及时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关心、关爱视力残疾人和听了残疾人以及聋哑人,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初步突破了“应试教育”的藩篱。部分老师利用课件结合导学案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使抽象问题简单化,如讲解鼓膜和听小骨的功能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了展示了其工作原理,直观明了,容易理解。导学案的使用能准确展现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节约了大量时间,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的时效性。
4.学科与信息技术融合度高。所有参赛老师均设计了精美、科学的课件,部分老师制作了动画、小视频,极大的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
二、存在问题
参赛老师的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客观评课的教育教学态度,以及课堂上精彩纷呈的表现让我们很受启发,收获颇丰。我们在欣赏参赛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艺术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瑕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个别老师对教材研究不够深入,教学目标、重难点定位不准。目标设计“大而空”,教学过程重心偏移,重难点体现不够明确,甚至本末倒置,教学内容空洞,合作探究走过场,教学实效性不强。
2.部分教师对教学过程设计不够科学。一是师生活动不明确,不具体,操作性不强。二是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前期导入占用时间长,造成前松后紧,甚至没能完成教学任务。三是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不够,个别老师课堂教学无板书,无课堂小结等。
3.个别教师教学基本功不扎实,课堂驾驭能力不强。课堂中不能及时回应学生,合作探究分工不明确,对学生的指导不及时到位;教学思路不清晰,逻辑不严密,教学语言不准确等。
4.部分老师不注意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于旧知识的复习提问不到位,达不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长此以往,学生的复习意识会大打折扣。同时,不注意本节课和后面未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铺垫工作不到位。如:在教学视觉和听觉的过程中,没强调视觉感受器和听觉感受器,而感受器是后面将要学习的神经系统中反射弧的组成部分。
5.个别老师不注重组织教学环节。课前不清点学生人数,在安全问题上疏忽大意。尤其是上午第一节课和下午第五节课,学生从家里来到学校,首先应清点学生人数,对于无故不到校者及时与班主任老师及学生监护人取得联系,弄清学生的轨迹,以防发生安全事故。授课过程中不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力集中,个别学生容易“开小差”。
三、改进建议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县初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深入研究教材,学习《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通读初中生物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排依据,明确课程在本章节、本学段的地位和作用,理解编者意图,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准确领会课标要求,理解课改精髓,做足做实课堂教学,切忌搞形式、走过场的无效式“合作探究”,杜绝“花拳绣腿”,因教材制宜,因学生制宜,准确定位“三维目标”,确定重难点并在突破重难点的教法、学法上下功夫。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严防囫囵吞枣和死记硬背。
2.进一步提高课堂驾驭能力。提高教育教学基本功,强化生物学核心素养和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规范教学语言的应用和知识的准确性,增强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控能力和课堂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
3.合理借助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学中尽量就地取材,从点滴中捕捉教学信息,删繁就简,不搞牵强附会,增强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具,多媒体课件尽量控制在15页以内并尽可能的使用新的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不无限扩大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4.努力转换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面对全体学生,杜绝“独角戏”,进一步转换教师角色,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与安全。
总之,本次课赛活动对每一位参赛者和评委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交流和培训的机会,课赛虽然结束了,但课改仍然在路上。非常感谢教育局给我们这次学习充实自我的机会,感谢各位参赛老师的精彩奉献。我们坚信,有教育局做坚强后盾,有我们全县“生物人”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舞台将会更大,更好,初中生物的教育教学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