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立足核心素养 把握新理念 展现“三思”好课堂
——泾川县2022年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讲赛小学科学组活动总结
太平镇学区 王姜龙
为进一步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总结和推广教育教学成功经验,现就2022年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讲赛小学科学组活动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2年全县中小学课堂教学讲赛小学科学组5月9日-5月11日在东街小学圆满举行,全县共有14位教师参加了比赛,本次比赛采取“同课异构”方式,参赛人员抽签确定授课内容。5月10日3名老师授课内容为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时间在流逝》,4名教师授课内容为四年级科学第五课时《里面是怎样连接的》;5月11日4名老师授课内容为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二课时《太阳钟》,3名教师授课内容为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第六课时《导体和绝缘体》。此次活动,每位参赛选手都能以高度的责任心精心做好准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双减背景下有思考、有思维、有思想的“三思”课堂,达到了预期目的。
二、本次比赛活动中的优点
1.高度重视,精心准备。
在所有的14节课中,全体参赛教师认真备课,精心准备,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辅助课堂教学。每位教师都本着学习、提高的心态面对备课、讲课、听课、反思和评课,都希望在本次竞赛活动中汲取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
2.抓学科特点,转变观念。
科学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教学行为上应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参赛教师均能抓住这一学科特点,转变教育观念,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放在首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上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如在教学《导体和绝缘体》这一课时,教师就设计了“提出疑问、学生猜想、实验验证、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分享、展示中完成知识点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精神。
3.以探究实践为主要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科学课是以探究为中心, 科学探究即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本次活动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 作为新内容探索的思维依据,去认识和把握新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要领,形成和发展新的认知过程。学生通过细致观察、亲自动手、合作探究活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实验操作过程充满了情趣,学生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从原来的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转化。四节教学内容中,教师均设计了实验操作,开展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体验中明确科学道理,课堂中教师只是实验的指导者,科学结论全部来源于学生的动手实验。
4.把生活融入教学,让学生体会学习乐趣。
小学科学课程总体目标是:“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和生活习惯。”如学生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这课时,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探究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导体,那些物体是绝缘体,学生利用这一知识点,学会安全用电,充分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学习了《时间在流逝》后,使学生意识到时间一去不复返,要合理安排,珍惜时间,使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科学已融入我们的生活。
5.以学生为主体,展现三思好课堂
认真落实新课改革理念和精髓,给予学生自主空间,以发挥学生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本次竞赛活动,所有老师都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教师主导地位。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真正使课堂成为“有思考、有思维、有思想”的课堂。
三、本次比赛活动中存在问题
1.教材把握不够
体现一:教师钻研教材的深度不够。
俗话说,“满堂灌的课是废课,学生不参与的课是无效的课”。素质教学不再是以前的教师“填鸭子”式的“一言堂”教学,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为此,老师首当其冲的是钻研好教材,备好课。要熟练地掌握该单元的整体结构和全部内容,把握重、难点和教学关键点。要弄清教材中每个例子的地位和作用,能准确揣摩每副插图的编写意图。例如在学了《里面是怎样连接的》这一教学内容,探究接线盒的连接方法时,涉及到多种连接方法,只有一名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多种连接方法,让学生交流多种连接方法后,应让学生画一画,学会知识的最优化
体现二:教学目标追求形式上的三维目标,缺乏真正落到实处的教学活动支撑。
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发展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还要引领学生体验数学知识获得过程,启发学习方法,同时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完成。这就是所谓的三维目标。个别教师课堂中对目标把握不全,一进课堂,就开始把目标紧紧锁定在课本中的几个知识点上,虽然想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深入探究的愿望,却总不愿也不敢花时间等待,随意性很大,一下讲这儿,一下讲那儿,重点没有突出,难点没有突破,似有脚踏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的教风。
2、组织教学,照本宣科
体现一: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看重教学结果,轻视教学过程。书上有什么,我就讲什么,只把知识点讲清,至于用什么方法无所谓。
体现二:教学方法单一,部分课堂上一问一答、光说不导,提出的问题也没有启发诱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一心只想要得到一个自己所设计的结果,甚至于自问自答,完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教师应致力于导,授之以法,学习贵在领悟,学法更应渗透于教法之中。
体现三:个别环节目标不明确。部分教师在课堂中,评价标准和目标不明确,特别是在分组交流汇报、观察实验时,没有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导致学生在做实验时,操作的学生认认真真,其他学生没有事做,另外就是交流汇报时,上台的学生认认真真,台下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听取和评价要求,就在下面玩器材,或者做小动作,甚至说闲话。
体现四:低估学生的能力,教师包办太多。教师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很注重,却忽视了对动脑能力的培养。根源在教师不敢大胆的放手,担心学生“想不到”很多活动却由教师演示或指导完成。
体现五:练习设计缺乏层次性、针对性。练习题的设计应突出本课的基础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设计,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目标要求。
3.教师功底,仍需努力
体现一:教师对实验器材控制不好。
“实验器材决定一堂科学课的成败”,教师不知道如何合理的使用实验器材和对实验器材的有效控制。比如:教师在实验时,什么时候该出示材料,什么时候该控制住材料,怎么降低学生对材料的兴奋度等等。
体现二:板书设计不清晰或者无板书。
板书是老师课堂教学思路的高度浓缩,是教师的微型教案,是对教材的艺术再创造,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教师应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令课堂增色不少,本次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板书书写不完整,一名教师整节课未书写板书,一名教师板书书写出现错误。
体现三:语言不地道。在这次竞赛课中显现出了老师的语言不够准确,学生的回答,有的教师不知该如何评价,教师的教学语言平铺直叙、没有激情等等。
四、意见与建议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提升自身科学素养。2022版课程标准发布后,教师一定要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努力领会科学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通过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2.独立自主探究是学好科学的保证。在教学设计上,各位老师始终贯穿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力求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能够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引导者,让学生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具有充分的思考、设计和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来设疑和验证,培养他们考虑问题的全面性和思维的严密性,让教师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实验过程。
3.小组合作是科学学习的关键环节。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性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让学生体会到小组学习的重要性。
4.教学中要敢于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低估学生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充分利用好学生对生活中事物提出问题后的探究兴趣,鼓励学生自己提出多样的甚至不同的假想,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假想。以达到对学生的科学习惯、科学思维能力、科学解决问题方法的训练。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艺术,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特别是科学课,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灵活应用。教师的专业要提升,需要靠不断的反思,教师要学会在言说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批判中成长,在科学课堂中不断总结,完善自己,让每一节课成为“有思考、有思维、有思想”的课堂。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