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安吉游戏案例分析
观察地点:跑道
观察班级:泾川县第五幼儿园中四班
观察对象:跑道滚桶中的幼儿李诗浩、马敬如、王豪杰
观察方法:观察法、谈话法、引导法
观 察 者:孙丽芸
观察实录:
李诗浩:老师,滚筒什么时候让我们挑战下吧!
马敬如:这好像有难度也,怎么玩啊?
王豪杰:我想站在上面,我们两个来合作吧!
李诗浩:行,让我们一起来挑战吧!
孩子们在欢呼声中开始了他们的滚筒之旅。
初次尝试:一路荆棘
滚筒比想象中的游戏方式难多了,当然孩子们对于新鲜材料多半是研究它的多种玩法。如:滚一滚、推一推,还有就是钻进钻出。游戏场上,也具有”勇士精神”的娃娃,瞧,他想方设法的用膝盖转动滚筒。伙伴们开始捧场,为他鼓掌,同伴学习效应就此产生并很好的运用。
初次体验——开心就好
滚筒的乐趣真多
同伴效应:滚筒转转
有了同伴用膝盖”跪”的方式站起来,孩子们将这样的方法借鉴在自己的游戏中。一个人还是有困难,怎么办呢?请上自己的伙伴来协助,双手交给最信任的你,试着让滚筒转起来。
膝盖让滚筒转起来的”发明者”
成功体验:我能站起来
很多孩子不满足于跪在滚筒上让滚筒站起来,大家更多的是探索站在滚筒上让它转起来。在场上孩子们不再是孤军奋战,自由结伴,小组合作。孩子们的方法是多样的,思维是多元的,体验是喜悦的。有的四人一组,一个伙伴钻进筒里帮助伙伴稳定方向,还有两个是牵手保持平衡和稳定的。也有三人一组,一人指导,一人牵手给伙伴安全,还有一个负责挑战。真游戏,真快乐,真体验。
嘿,给我来点掌声吧!
睡床滑梯游戏:厉害了我的孩子
游戏场上的形式越来越多,有人还在挑战跪在滚上,有人在挑战站起来,还有孩子对游戏进行了更大的挑战——睡床滑梯。李诗浩对滚筒游戏有更高的要求,他有良好的平衡和控制力,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总结经验,让自己在滚筒上找到了舒适新体验的睡床感觉,他用两个滚桶做了睡床,趴在上面一直滚动,在老师的引导下他铺上了海绵垫,海绵垫比较长他做成了睡床滑梯边玩边休息,围观的小朋友多了,他又做成了睡床满足同伴一起安逸的睡觉。
经过三次的改装,他成功的完成了他的睡床滑梯梦。
分析原因
1.孩子们在遇到困难时会自己想办法去克服,没有退缩心理,能够表现得大胆和自信。
2.孩子们不怕困难,愿意参加活动跟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3.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辅助下,能够大胆的创新,尝试滚桶的多种玩法。
采取措施
1.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帮助幼儿在体育锻炼中树立自信心,让幼儿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以积极、自信的态度参加锻炼活动。
2.发现对于幼儿的活动我们要随机应变,对于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应给予孩子不同的引导,让幼儿善于发现、尝试、体验。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