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培根铸魂 减负增效
—王村镇中心小学“双减”工作纪实
今年春季学期,泾川县王村镇中心小学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双减”工作要求,紧跟新形式、提出新要求,塑造新形象,努力实现“减负增效”,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一、全面解读、领会、宣传“双减”政策
开学初,学校组织教师反复学习和领会“双减”上级文件精神及要求,总体部署,全力推进“双减”工作。一是制订学校落实“双减”工作方案,确保“双减”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二是结合县局开展的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教育活动,通过师德师风演讲、签订“双减”责任书、教学讲赛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老师努力践行“把课上好,让‘双减’落地,就是最高尚的师德”工作要求;四是通过发放《致全体学生家长一封信》、电子屏等方式,大力宣传“双减”及五项管理政策,提高家长知晓率,引导家长配合学校落实各项工作。
二、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实现“减负增效”
一是严控作业总量,分层设计作业。各学科教师贯彻课标,立足学情,设计出有底线、有目标、有层次、有深度的作业设计单,同时突出各学科的有趣性与创造性,以解决题海战术的枯燥让学生有趣地进行学习,做到减量不减质。体现出基础性与典型性相结合、多样性与开放性相结合、自主性与选择性相结合。二是全面贯彻落实“五项管理”文件精神,规范学生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睡眠至少达到10个小时,确保学生在校“两操一课一活动”落到实处。三是规范考试次数,创新评价方式。严格落实考试次数要求,学校采取作业分析、课堂表现与期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过程通过等级目标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综合评定;四是社团建设助力课后服务,绽放多彩教育风姿。规范实施课后服务,打破班级、教师、学科界限,融合学校已开设的科技信息、舞蹈、阳光体育、美工、书法、空灵鼓、陶笛、棋艺类8个学生社团,最大限度地优化学校教学资源,增加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学生可以在艺术、科技、创新、运动等多方面进行选择,为学生提供优质课后服务。
三、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实现“减负增效”
学校坚持“减负不减质量,减负不减兴趣”的工作要求,鼓励教师将功夫下在课前,立足学生学习兴趣,开展教学设计,将每一堂课都打造成师生志趣共投的思想与智慧碰撞课。学校按照县局打造“三思”课堂的工作要求,学校先后安排了学科骨干教师示范课、支教教师的观摩课、薄弱学科教师的诊断课等活动,通过教研组集中研讨、课堂教学观摩、等方式,不断挖掘学科课程内涵,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四、全力打造“书香校园”,实现“减负增效”
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引领广大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学校坚持开好阅读课,通过师生共读、好书分享、演讲与写作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孩子们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热情地向大家推荐了自己喜欢的书籍,有的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有的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自信满满。学校还为学生搭建红领巾广播站、阅读区角等灵活多样的阅读平台,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分享,小平台撬动人生大舞台,小兴趣激活人生真境界,全体师生乐读乐享已蔚然成风。
改创新风帆劲,奋发有为正当时。学校秉承落实“双减”,“回归本真”的育人理念,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打造“三思”课堂,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积极行动着。黄牛虽去精神在,瑞虎复还气象新。王村镇中心小学全体师生鼓足了干劲,将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新征程,新起点,全体教师将信心满怀,扬帆起航,共同谱写出王村镇中心小学的锦绣华章!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