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关于“三思”课堂思考
泾川县太平镇口家小学 许宝建
“三思”课堂既拥有“思考、思维、思想”的课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必要的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生活经验。其实导学案就是“三思”课堂模式的体现,我们如果按照导学案的模式开展教学,学生就能在课堂中积极思考,交流思维,进行思想的展示。我认为“三思”课堂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自主学习。
开课前用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从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出发,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入课题,再给出示预习目标,让学生自主预习,并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笔记包含的内容有:各知识要点、知识点的备注及存在的问题。知识点的备注又包括自己对这个知识点的理解、实例说明、补充的内容等。存在的问题可以是自己在预习的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或不理解的地方。
二、合作交流。
交流讨论要完成以下任务:①在小组内将自己的预习成果展示出来。②将存在的问题提出请教组内其他成员。③教师针对各知识点设计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问题。(用于各组相互质疑时的提问)④完成展示准备。
三、展示质疑。
展示质疑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①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预习成果。②其他各组做补充。③各组相互质疑提问,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④教师作补充。
所以三思课堂应该采用自学——交流——展示——质疑——练习的教学流程,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我们使用的导学案分成了四个部分,分别是学案(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课堂探究(学生交流互动环节),展示拓展(学生展示思想的环节),最后进行知识点的分层练习。所以在课堂中让学生能够拥有“三思”能力,备好导学案是前提,在上课中以学生为主,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创造性思维,展示自己的思想,教师永远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的战场,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去畅游。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