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清明追思
第三小学 薛丽婷
“最美人间四月天,人间四月尽芳菲。”是啊!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月,多么让人着迷向往的一个月,我对四月这么情有独钟不光因为四月很美,还有一个特别的缘由,是因为每年的清明节就在这个月。每到清明节,我都会和姐姐一起回老家祭拜我们的母亲、爷爷和奶奶,整整18年了,我们俩从未缺席过,哪怕就是天上下刀子,我们也要回去的。这种回老家的欲望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也越发强烈了,而且是一年比一年更强烈,它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扎下了根,长成了一棵小树,到现在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完了!怎么也拔不出来了。也许这才是我真正期盼四月早点来临,真正喜欢四月的缘由吧!
记得清明节假前夕,我激动得一晚上都没有合眼,总是在筹划着第二天回老家的事。想着给母亲、爷爷、奶奶买什么祭品;想着回去了都要去看哪些亲戚;想着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都会有什么变化;想着我们的老房子还在不在;想着我们村的那几位看着我们长大的老人还在不在……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早早起床打扮好了自己,出门去置办回老家要带的东西。一出门,果然今天的天气正如天气预报里说的一样,丝毫不差,格外晴朗,天空上碧空如洗,万里无云,就像哪位大画家把湛蓝的水彩泼上了天空一样,温暖的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暖暖的好舒服。置办好东西后,我提着两袋子东西快速回家开车去接姐姐,到姐姐家时,姐姐早已提着烧的纸、银票和祭品,抱着三大束嫩黄的菊花在门口等着我了,我们把东西全部塞进了后备箱就出发了。一路上,我和姐姐又说又笑,尽情地欣赏着路边的美景,享受着属于我们姐妹俩的自由空间和美好时光。由于姐姐也是一位人民教师,所以我们平时都各忙各的,很少聚在一起像今天这样闲聊。在我们开心闲聊时,我突然想到了《清明》这首诗,其中有一句诗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的,本来清明节是去祭扫已故亲人的节日,按理来说我们应该感到伤感才是,可是今天不知为何,我们的心情不但没有一丝的惆怅,反而特别好,就像今天的天气一样好。我们姐妹俩一路上嘻嘻哈哈,说个不停,兴奋的就像是要回老家赶庙会,看大戏似的,任由我们一阵一阵的,爽朗的笑声回荡在这蜿蜒盘旋的山路之间。记得去年清明节那天是下着雨的,今年的清明节天气居然异常的晴朗,这大概是老天爷可怜我们这些失去亲人的人吧!它可能不想在我们本来就受伤的心灵上再撒把盐了吧!所以,才让今天的天气变得格外晴朗,我心里这样想着。车窗外,公路两旁的树木穿上了绿色的军衣,站得整整齐齐,一闪而过,好像列队欢迎我们的士兵一样,那么的笔直、坚毅。远处,山坡上的桃花也笑盈盈地张开嘴巴冲着我们笑,笑得脸颊绯红。快看呐!还有天空中的那几只灵动的鸟儿,扑闪着翅膀一直向着我们要去的方向飞,好像在给我们带路一样。也许是因为路上的风景太美的缘故,我们恨不得长十双眼睛去看,所以不知不觉中,这美景还没看够呢,就已来到了我们的老家——飞云乡,老庄村。我们先去了三姑家,我和姐姐与三姑闲聊了几句,就准备去母亲的坟上烧纸了。临走前,姐姐说:“拿上一把铁锹吧!我们去了看坟堆上有洞了就填一下吧!”我们姐妹俩一个拿着铁锹,一个提着祭品就出发了,一路上我们就这样走走停停,说说笑笑地来到了亲人长眠的地方。
我们家的这块田地,早些年就已租给了村上的其他人来种。走近一看,地里面种着玉米,一行行玉米种子上都铺上了一层塑料薄膜,听老人说这样可以保湿防旱,提高土壤温度,有利提于玉米苗的生长,提高产量。放眼望去,这满地银白色的塑料薄膜在阳光地照耀下闪闪发亮,在微风地吹拂下,好像翻滚的银色波浪甚是壮观。田埂上坐着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们将鞋子脱下一只,垫在屁股底下坐着,一只脚就这样光着踩在田埂的野草上,另一只穿鞋的脚则半蜷着放在田埂上,他们每人手里拿着一个烟斗正“吧嗒!吧嗒!”地抽着烟。我们家田地旁边的一块玉米地里有两个年轻一点的一男一女,男的手里推着一台种玉米的机器,女的端着一盆拌好药的红色的玉米种子,正在种着玉米。还有奶奶坟墓旁边的一个坟堆上坐着一个大约40多岁的中年男人,他的额头上浸满了汗珠,湿透的外衣半搭在肩膀后面,一只手擦拭着额头的汗珠,另一只手上拿着一顶破旧发黑的草帽,不停地向着自己的脸扇着。
这块地里的玉米看起来刚种下不久,所以地里的土还很松软,我和姐姐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了母亲、爷爷和奶奶的坟墓前。姐姐看了看坟堆上干枯的杂草,“唉—”地叹息了一声,就挥起铁锹铲起了杂草,填起了田鼠钻的洞,而我就干起了比较轻松的活儿,把拿来的祭品平均分成三份,往每个坟头上都放了一份。等姐姐把杂草铲完了,我们先从母亲的坟头开始烧纸祭拜,燃烧的纸和银票冒出的火焰,照得我们的脸直发烫发红,此时的烈日晒得也比早上的阳光更炽热,晒得我腿上的肉也火辣辣的疼,感觉好像要烤熟了似的。我们给母亲烧完纸,磕完头,刚要起身时,旁边的一块空地上就突然卷起了一阵大大的龙卷风,卷得黄土漫天飞舞,塑料薄膜扭来扭去随风舞蹈。看到这个情景,我的心里“咯噔”!一下,就顿时紧张起来,心怦怦乱跳,就像怀里揣了一只小兔子一样跳个不停。情急之下,我突然想起了儿时奶奶曾经给我说的话,“见到龙卷风了,就赶紧唾几口唾沫就好了。”于是我就快速的朝地上连唾了三口唾沫,说来也真是奇怪,只见那阵龙卷风在田地里旋了几秒钟,就一下子消失不见了。此时的我还是惊魂未定,心还是在怦怦乱跳,只不过比先前跳得慢了一点儿,接着我们又给爷爷、奶奶烧了纸,磕了头,那阵龙卷风再也没有出现过,一切变得又平静了起来,我的内心也随之平静了下来,心也不再乱跳了。我们离开墓地之前,我心想:这说不定是母亲在用亡灵告诉我们,她知道我们来过了呢!记得母亲刚去世那几年,我和姐姐每年都是泪流满面着来,红肿着眼睛回去。这两年我们不再哭了,不是因为我们忘记了母亲的容颜,模糊了对母亲的记忆,而是我们不想让天堂的亲人看到我们痛苦悲伤的样子,所以我们想幸福的,快乐的生活下去。我想,这也是远在天堂的母亲、爷爷和奶奶所希望看到的吧!是啊!这人世间的亲情是最难以让人割舍的,谁又能逃脱这一个“情”字呢?“风欲静而树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个道理谁又能不懂呢?可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做到忠孝两全的人,又有几人呢?我清晰的记得母亲去世那年,她才46岁,而今我也快40岁了,却从来没有报答过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这成为了我这一生的遗憾呐!我不是不想去报答,而是母亲去世的的确太突然!太早!让我根本来不及报答,也没机会去报答。
上完坟,烧完纸,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墓地。回三姑家的途中,我透过树木的间隙隐约看到了儿时住过的老房子都已经坍塌了,变成了一片废墟,只有院子里的那棵老梧桐树还依然孤独地站在那里,向着远方眺望,就像一位期盼儿女归来的老人一样,望眼欲穿。看到这些,我一下子将目光移开了,看向了远处绿油油的麦田和金黄的油菜花田,想快速调整好心情,害怕我的眼泪会忍不住流下来,害怕触景伤情,勾起伤心的回忆。于是,我加快了脚步,快速逃离了那个能看见我们家老屋的地方。
直到现在,不知为何?那座坍塌的老屋和那棵古老的梧桐树总是会无数次地出现在我的梦里。那梦啊!竟是那么的真实,感觉我们谁也不曾离开过谁。我看到梦中的母亲、爷爷和奶奶依然还生活在那个小院里,他们还像生前那样,各自忙碌着各种家务活,儿时的我们在那棵梧桐树下快乐地嬉戏着。愿我们每个人都父母尚在,人生亦有归途。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