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教学反思】唐瑞芳:《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教学反思】唐瑞芳:《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教学反思】唐瑞芳:《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唐瑞芳:《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第三小学  唐瑞芳

3月18日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数学课堂教学讲赛活动,我抽的授课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体积和体积单位》,本节课学生初次接触体积的概念,学生对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不强。我第一次给五年级授课,教材不熟,时间又紧,我只好通过网络学习,观看了几位老师的教学视频,便采取”拿来主义”,在自己的课堂上现炒现卖,更别说深入思考每个环节的活动该占的比重,通过这一环节我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或者说我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导致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缺少了水到渠成的知识生成,我虽着急,但也深知提升自己非一朝一夕之事,可谓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通过杨老师的同课异构活动示范课使我感触颇深,我认识到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我就以自己所授的《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教学体会。

一、让情境创设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

成功的导入易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我抓住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年龄特征,用《乌鸦喝水》这一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课堂氛围和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这个导入内容,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学习状态。这个教学情境更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在这一环节中,我不断反思,我认为本节课还可以采取吴正宪老师的方法,将同样多的牛奶倒入两个相同的杯子中,结果却出现了一杯多,一杯少的怪现象。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接着见机行事,让学生将牛奶一饮而尽,秘密自然而出:原来,其中一杯中有一块冰糖——“这块冰糖挤占了杯子中一定的空间。”这样不但“喝”出了体积的初步概念,更“喝”出了体积的大小空间感知。学生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就这样从牛奶开始了。接着在一杯水中放入两块大石头的实验,我就可以直接从教学中省略掉,因为喝牛奶已经很自然地引出了体积的概念。这样还能节省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引出体积单位的教学过程中,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先回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并且进行比较,再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必需将两个长方体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方块,引出了体积单位,突破难点。我担心学生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时候有困难,空间观念不够好,做课件时,我做了小小的调整,以猜谜的形式出示小正方体的个数,易于学生观察、得知每个大长方体里面小长方体的个数。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与他们的知识水平、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体积单位时,采取尝试自学课本,理解体积单位,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分别有多大?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接近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实物图。看一看、划一划、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中学生还说到了很多身边一些物体的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在1立方米的正方体中由于时间紧迫,没来得及准备教具,要是能像杨老师一样,自制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框架,让学生依次进入,看能能容纳多少个学生,就更好了,而我只是让学生想象,用手比划,虽然学习气氛很浓厚,教学效果良好,同时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但这一环节的缺失让我久久遗憾。这一教学环节的增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例如,区别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时,除了让学生说出它们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量的单位外,更是让学生动手比画一下三者的区别。练习做一做第2题,说一说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各是多少?我原认为这个内容学生很容易理解的,但发现第一个长方体竟有个学生以为边长是3厘米,它的体积就是3立方厘米,受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的概念影响。所以我在课堂中强调让学生自己说出因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就是1立方厘米,所以每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这里有9个,整个大长方体的体积就是9立方厘米。总后总结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填一填一些学生常见的物体的体积用什么体积单位。有两个教学目的。第一,生活实际,考考学生对三个体积单位的理解。第二、我知道让学生完全填出来是不是难度大,所以我也无设想学生能完全填得准确,但学生填的过程中,他们的各个填的都很精准,我很欣慰。这一设计让学生对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形成一种表象,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

三、教学语言要具有艺术性

这节课的缺憾较多,如课堂语言不够生动,学生的情感不够,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非常优美且适当的评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倍努力,迎头赶上。通过这节课,我深深认识到,教好几何类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要不断准备一些形象的教具,例如:没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单凭学生想象根本上是很难建立三个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的。在教学几何类概念课过程中要多以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精彩回顾

?【教学反思】孙丽芸:《预防感冒的口罩》教学活动反思

?【教学反思】第三小学二年级科学《磁铁的两极》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杨小艳:《红楼春趣》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魏亚妮:对“水上集市”的探索和表现


【教学反思】唐瑞芳:《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教学反思】唐瑞芳:《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微信平台:jcjy1662  

【教学反思】唐瑞芳:《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教学反思】唐瑞芳:《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创造好教研【教学反思】唐瑞芳:《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教学反思】唐瑞芳:《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