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双减”政策下的初中语文课后作业
设 计 漫 谈
党原镇中学 盖鹏超
摘要:当下的初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存在很多问题,如果教师大胆尝试增加作业的趣味性和开放性,以及分层设计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等方式,不断增强初中语文课后作业的有效性,使其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那么课后作业的作用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语文教学的效果就会日益凸显。
关键词:人文性,分层,作业,设计,选择
前言: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指出,开展“双减”工作的目标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生过重作业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双减”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摆在广大初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难题是如何既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又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稳步提升,毕竟初中学生面临着毕业升学考试的压力。
笔者认为,要破解上述难题,就要在作业设计方面多花心思,只有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和学习习惯的作业,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才能让语文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后。本文,笔者将从初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现状,原则和策略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初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一些认识。
一、初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现状
笔者认为,教师之所以要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无非是出于以下几种考虑,一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成效。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是否听懂了、掌握了多少,除了通过课堂提问、随堂练习等方式及时检测之外,还必须通过课后作业来进一步了解。二是让学生及时温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以巩固所学内容。三是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即举一反三。课堂上讲的内容是“举一”,课后作业里的拓展是“反三”,这种拓展甚至可以发现新知识和新方法。四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能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实现教学相长。笔者通过学生反馈的作业设计调查问卷发现,当下初中语文课后作业,往往存在下列问题:
1.形式陈旧单一。
目前,仍然有不少初中语文教师要求学生频繁抄写、背诵、默写小说和散文中的精彩片段,对于小学生而言,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但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基本能力,都已非小学生可比。类似于这种形式的课后作业,只会使学生对作业越来越厌烦,学生会认为做与不做没有多大区别。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2.追求数量,忽视质量。
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记住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和方法,在布置作业时大搞题海战术。这种做法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也与“双减”政策的要求格格不入。大量的机械性地重复练习,只会助长学生的厌学情绪,让学生深感疲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评价学生的标准并不是只有学生的成绩,绝不能因为盲目追求高分,使学生丧失认知内驱力。这种做法还导致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种怪象,学生只掌握了教材和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的内容,而对课外的知识点了解很少,长此以往,学生的视野会越来越窄,对学好语文也会越来越缺乏自信。
3.重视书面表达,忽视口头表达。
语文学习是一个对自身不断内省和完善的过程。语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人文精神,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语文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往往侧重于提升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训练。长期发展下去,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但是因为缺乏系统的训练和锻炼的机会,口语表达能力却不如人意。广大语文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日后发展的重要性,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4.题目不合学情,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初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过程中,很多教师受限于传统教学模式和自身能力,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习惯于在资料书上东拼西凑,很少将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难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做作业时,往往出现困难和障碍,这种情况教师难以及时发现,更不可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初中三年正是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力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就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的个性人格也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当中去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一些贴近学生实际,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的作业,让学生从作业中发现乐趣和挑战,从而以百倍的热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课后作业。
二、初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原则
作业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信息反馈,能让教师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同时,作业作为课堂的一种延伸,也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笔者认为,初中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
1.启迪性
传统的语文作业基本以“抄写+背诵”的模式等来进行,虽然能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启迪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尽量设置能启发学生思考力的题目,让学生在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产生新的理解,并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也就是力求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2.人文性
传统语文教学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轻视其人文性。因此,作业的布置大多以抄诵背默为主。其实,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为此,教师在语文作业的设计中,要力求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但能兼顾知识和能力,而且培养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个性化
学生之间客观上存在差异,课后作业的设计必须考虑到这一点,要布置符合学生学情的作业。传统“一刀切”的作业布置虽然让最终完成的作业看上去规范统一,但失去了个性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随之被剥夺。个性化的作业设计要以学生个性为基础,让学生接近最近发展区,兼顾学生的眼前发展和长远发展。
三、语文作业设计的方法
语文作业的设计,在确保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真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笔者根据自己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方法:
1.设计开放性的作业。
初中语文课堂必须是开放且富有活力的,因此,课后作业设计一定要遵循开放性这一原则,使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体会到语文学科的特点,建议使用本地资源,灵活地设计作业。不同地区的特点和资源必然存在差异,教师应该充分发掘富有地方特色的优势资源,将其融入到作业设计当中,这样既能够提升作业设计的灵活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增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学习《昆明的雨》一文时,笔者让学生留意本地的雨季及在雨季常见的美味,在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对于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
阅读属于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但是只在课堂中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阅读符合其接受认知能力的经典书籍,不断增长见识,学习写作技巧。并且针对每次课外阅读情况书写读书心得,要求内容简单明了,主题明确,方便讨论。例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后,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周末阅读《朝花夕拾》中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然后撰写一份读书心得,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见闻,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2.设计趣味性作业。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不竭动力,而学生对于作业存在畏惧心理的原因就是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不顾学生兴趣,全班学生的作业雷同甚至一样,十分枯燥。教师要想增强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在设置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兴趣当作出发点,让作业拥有趣味性,让学生愿意主动完成作业,进而不断提高作业的质量。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一课程之后,笔者让学生去了解中国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的异同,初步感受中国园林文化的独特魅力,类似这种带有探究意味的作业十分有趣,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分层设计作业。
每个学生对于知识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存在差异,学习成绩也存在差别,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将全部学生分成A、B、C这三个层次。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层次学生的情况分别进行设计,教师在分层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个班级当中A类和C类学生所占比重较小,B类学生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设计能够满足B类学生要求的作业,这样能够将作业的激励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让所有学生均能够体会到成就感。除此之外,针对那些掌握知识速度较快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作业量;针对那些成绩不好又不愿主动完成作业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作业量,进而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
4.学生自主选择作业。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因而教师的作业设计必须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置于一个动态、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在自主的环境中,主动学,积极学,争做学习的主人,这是“双减”政策下语文作业设计的关键。因此,设计课后作业时一定要将主动权还给学生,尽可能地让作业多样化,具有一定的梯度,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主选择符合自身学习情况的作业,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具有创意性的作业。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制作创意书签,根据看过的科幻类电影或电视剧绘制科幻画,和学生一起编写课本剧等。
结语:综上所述,对于初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教师一定要最大限度地从学生实际出发,大胆取消低效重复的作业,代之以学生感兴趣的效果显著的作业,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愿意尽最大努力完成课后作业,这样的作业必然会大大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效。希望本文对初中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论述,能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中国家庭教育2021年度热点——中国教育新闻网》
[2]王秀征.《浅谈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现状及研究》
[3]杨艳.《初中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4]王进;李爱华.《优化作业设计 促进有效学习》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教学研究】赵尔博 赵伟军:对普通高中“特殊学生”教育的思考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