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关注高考】赵永诚:立足新课标整合新教材 渗透新理念备战新高考——2022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交流材料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关注高考】赵永诚:立足新课标整合新教材  渗透新理念备战新高考——2022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交流材料-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关注高考】赵永诚:立足新课标整合新教材  渗透新理念备战新高考——2022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交流材料-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立足新课标整合新教材  渗透新理念备战新高考

——2022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交流材料

泾川县第三中学  赵永诚

【关注高考】赵永诚:立足新课标整合新教材  渗透新理念备战新高考——2022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交流材料-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关注高考】赵永诚:立足新课标整合新教材  渗透新理念备战新高考——2022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交流材料-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2022年3月4日至6日,县教育局组织我县高三部分教师赴西安参加了“陕西、甘肃、青海三省2022届高考备考冲刺复习指导暨命题趋势研讨会”。中国教育智库联盟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心专家、南京市考试学研究会副会长丁玉祥教授就《新课程新高考视域下普通高中教学管理的典型问题及教学应对策略》和与会者进行了交流,结合江苏先期高考改革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惑,分享了新高考心路历程,受益多多。下面就丁教授新高考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二。

新高考方案的制度框架问题


(一)高考科目改革。取消文理分科,采取 “3+1+2”的考试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3”指的是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不分文理;“1” 指的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选择性考试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科目,物理、历史单独划线;“2”是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2门科目。

(二)选科方式多样。在“3+1+2”的考试模式下,学生选科多达12种组合,高考总成绩750分。3门必选科目全国统一命题总分45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选择性考试科目各省自主命题,其中物理或历史每科满分100分,以原始分计入总成绩;其它2门再选科目每科满分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三)实施选课走班。在“3+1+2”的考试模式下,学生分层选课走班教学成为班级授课制的必要补充。选课走班,使静态班级变为动态班级。这样原有的班级管理模式也将发生变化,将出现行政班、教学班相结合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新模式。

(四)学考制度改革。将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考科目,合格性考试在高一、高二期末各组织一次(含补考),高一期末进行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业考试,高二第一学期末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政治五科学业考试。高三第一学期末音乐、美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科目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考试时间为高考结束之后,选三科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将作为高考录取的主要依据。

(五)录取方式多元。新高考夏季高考采用“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即:由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通过以“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按专业录取和完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为主的高职院校多样化招生等举措,打破了高校 “一把尺子选才”的局限性,使更多学有专长的学生有机会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新高考方案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选科走班如何组织实施。构建一个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体系,是学校实施走班制的前提和关键,在落实过程中要关注以下几点:一是选科走班是根据学生选修课程还是根据教学层次难度不同走班?二是选科过程中学生学科兴趣和院校专业组对选科的要求如何兼顾?三是“4选2”实行赋分制,原始分转化为等级分的过程中,越优秀的群体选科易扎堆,相同原始分的等级分相对低,考得高的未必最终得到高分,那学生群体对高考成绩的影响如何克服?四是学校现有的办学空间、辅助教学设施能否保障选课走班?五是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六是怎么解决语数外全国命题与选择性科目全省命题给高考带来的冲击?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二)学业考试如何有效进行。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生的学业考试呈现两种方式:一是全科目(13科)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合格性考试内容范围为各科必修课程,除音、体、美、通用技术由市(州)组织外,其它科目均由省考试院组织;二是三科目(语数外)高考及选择性科目的等级考试(选拔考),语、数、外高考全国组织,选择性科目考试省上组织。合格是高中毕业的必要条件;等级性考试结果将有差异地计入高考成绩,因此在教学中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业水平测试及选科如何安排?二是如何因应考试要求,合理安排选考科目?三是英语听力两次考试,如何组织教学?四是面对选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三)生涯规划如何进行指导。新高考改革,不但在课程学科有了大的变化,而且更加突出了综合素质以及学生生涯规划的重要性。高考改革后的的考录方式,由原来的“选学校”变为“选专业+学校”,考录方式与未来专业和职业息息相关,因此,把握好生涯规划,才能让高中学习、未来发展更为顺畅!为此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学生如何从高一入学后,根据三年后高考的选考要求,确定起始年级的科目重点?二是学生如何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需求,综合发展自我能力,适应综合评价要求?三是学生如何根据自己学业发展状况,动态调整自我选考科目以适应高考最佳状态和效果?

(四)招生录取如何实现双赢。高考改革,不仅体现在课程方面,更体现在高校招生方面,通过改革使得高考的“立德树人,为国选才”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彰显,彻底改变了“一考定终身”,招生‘惟分数论”的现象,不拘一格选人才。在新高考中增加了许多新的录取模式,比如高职院校提前单招录取,强基计划录取,综合评价录取,各类定向招生录取等,让学生在在报考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在报考时有一些问题值得深思,如高分学生与综合素质之间的关系问题;志愿高分学生的专业稳定性问题;分数与个性特长的矛盾问题,充分利用政策录得理想院校和专业的问题等。

(五)纷杂矛盾如何有效化解。新高考改革的过程,就是破旧立新,不断化解矛盾,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更好地关注,比如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学校是否能尽快适应?教师团队否能摆脱原有经验,快速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多种选课方式,选择特长培养还是全科均衡发展?高校推行的各种自主选拔招录应该怎样提前规划,为我所有用?部分教材版本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如何克服?赋分制带来的冲击如何面对?

新课程实施的制度保障问题


为了让新高考改革有序平稳推进,从2014年开始,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先后下发了《关于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等指导性文件;甘肃省委省政府先后下发了《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甘肃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甘肃省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指导意见》等实施意见,不断推动新高考改革的实施。因此,新高考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组织应积极应,强化落实。

(一)加强学习培训,让教师们更新管理理念,牢固确立立德树人与学科育人的价值导向。

(二)加强新课程新高考管理文件学习梳理,对学校现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地修订。

(三)加强课程方案研究,基于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精心研制学校课程规划。

(四)加强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型,建构大单元教学范式,提高课堂实施的效果。

(五)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加强选科走班指导,实现学生选科利益和学校利益最大化。

(六)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开展基于数据诊断的精准教学及学习评价。

(七)加强新高考新课程背景下校本研修制度重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与共享意识。

(八)加强实践性学习活动,重视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减轻学生过程的学业负担。

高中教学管理的规范执行问题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新高考改革于2014年开始启动,浙江和上海率先试点新高考,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四批,甘肃做为第四批试点省份,从2021年秋季开始,也开始推进高中新课改,试行“3+1+2”高考模式。但从推进的情况来看,新高考还面临一些新问题:一是新课标与老教材的关系处理不当问题。二是新课程实验要求与实验装备配置不匹配问题。三是教师教学观念与新课程要求不匹配问题。四是教师对新课标与新高考命题研究精准度不够到位问题。五是学生对新课程学习要求的适应性不足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新高考实践过程中加以解决。

新高考模式下新课程实施中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新课程方案学习,提高理解新课程文件的准确性。研读领悟文件精神,认真领悟课程调整意见,不打破其现有学段教学内容的安排格局,稳步推进教学。要成立高中新课程工作实施的管理领导小组和业务指导小组,切实加强分类管理和学科指导,从行政和业务两个维度对新课程实施给予管理约束和路径指引。

(二)加强新课程实施年级教师培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行动力。一是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新高考培训。在培训结束后,组织参与培训的老师进行一次专题教研活动,确保学习领会能落地。三是抓实抓牢学校常态教学的校本研修。各高中的教研组要及时召开专题组内教研活动,将新课程实施的意见要求传达到位;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梳理出来,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力争解决问题。四是不断完善适应新课程实施要求的校本研修制度,围绕课堂教学评环节进行深度研课。聘请专家进行课标解读,使教师理解课标、把握课堂、剖析课例、把握教学深度与难度,力争保证课程实施不走样、不变形。

(三)组织新课程专业技能竞赛,开展教师素养与教学质量监测。组织新课程专业技能评比。根据新课程实施的需要,组织学校教师围绕课例,开展各类专业性技能评比,以评促培,以评促用,有效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专业技能。开展新课程教学设计评选。精选典型案例,供学校的备课组借鉴使用。加强过程性教学质量监测。落实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学科教学质量不失真、不下滑。

(四)组织学科教研专题研训,掌握新高考发展方向。重点是组织好四个方面的专题研讨会,一是开展新课程实施中教学管理问题的研讨;二是开展新课程命题特点与趋势的专题研讨;三是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研讨;四是开展新高考试卷结构和特点针对性研讨。

(五)开展学科教学视导,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一是开展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的教学视导。校长要带人深入课堂听课,了解课程实施中的困难,思考如何打消教师课程实施中的诸多疑虑,最大限度保证教师不理怨、不抱怨,为新课程教学的深度推进,奠定扎实基础。二是高度重视学生生涯规划的精心指导。建立专兼结合的生涯指导专业队伍。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开设指导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职业体验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帮助树立正确理想信念、正确认识自我,更好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处理好兴趣特长与国家社会需要的关系。三是提高选修课程、选考科目、报考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精准度与匹配度。新高考最大特点之一,赋予了学生前所未有的选择权,要求学生学会选择、规划人生。通过基于数据的诊断分析,帮助学生和家长消除恐慌和疑虑,避免选科焦虑心理。教师要丰富职业生涯教育知识与生涯指导的教学实践经验, 并结合学生兴趣特长、个性特征与未来职业倾向,指导学生选择性考试科目精准确定,对其未来所报考高校专业的科学规划提供紧密型、跟进式生涯指导服务,从而让学生在课程选择与学习中培养兴趣、发挥个体特长和优势,学会自我选择、自我规划。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丁教授以前瞻的视觉,远见的卓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描绘了新高考的“路线图”。我们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携手并进,稳步推进,将高考改革进行到底!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精彩回顾

?【高考数学】何等等 :深化研究  聚焦课堂  提质增效

?【高中物理】王红莲:2021年高考物理学科试题分析及2022年备考策略

?【高考化学】范文斌: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化学试题分析及2022年高考备考建议

?【高考生物】杨小亮:2022年生物高考备考交流材料


【关注高考】赵永诚:立足新课标整合新教材  渗透新理念备战新高考——2022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交流材料-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关注高考】赵永诚:立足新课标整合新教材  渗透新理念备战新高考——2022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交流材料-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微信平台:jcjy1662  

【关注高考】赵永诚:立足新课标整合新教材  渗透新理念备战新高考——2022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交流材料-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关注高考】赵永诚:立足新课标整合新教材  渗透新理念备战新高考——2022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交流材料-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创造好教研【关注高考】赵永诚:立足新课标整合新教材  渗透新理念备战新高考——2022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交流材料-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关注高考】赵永诚:立足新课标整合新教材 渗透新理念备战新高考——2022年高考备考研讨会交流材料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