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基于学生问题的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泾川县第一中学 赵应岐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高考的复习能否取得收效,不是取决于老师讲得多好,关键在于学生学得怎么样。在新高考特殊的背景下,要用有限的时间精准备考,就要将时间用到刀刃上,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导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此来提高复习备考的效果。基于以上原因,我就基于学生问题的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要及时准确的找出学生课堂教学和训练讲评活动中所存在问题。
二轮复习要利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问、课题巩固训练、周检测、月考、高考真题的讲评等多种方式来精准找出学生学习中所存在问题,不能将教与学脱轨,闭门造车,要着眼于学生。在二轮复习中,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生成问题,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导向问题。例如,在试卷讲评中,要尽可能让学生讲述,同学补充,老师点评,这样能够抓住个性和共性问题,也可以重现学生在当时作答时的思维过程,这样做起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不但能及时准确掌握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和运用情况,而且能凸显学生在作答试卷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二、针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汇总、归类、分解细化,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及时掌握学情,利用教研组集体智慧的做好团队教学,面对教学中学生所存在问题,在备课组、教研组广泛开展讨论。对不同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分析,制定具体的分层实施方案,不能用一句“这几个学生差”、“没基础”就敷衍了事。要分析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是个性问题还是共性问题?是基础巩固不到位,还是思维出现偏差?属于智力因素还是非智力因素?通过分析做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如果是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究竟是哪些不到位?属于史实不清还是知识的建构不到位?如果是思维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审题?解读?不论存在何种问题都要做到细化于心,操作型,否则只能盲教盲学,既耗时又没有收效,无法做在备考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三、要理性科学、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
面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针对性的进行解决,所制定的措施要具可操作性
(1)针对知识问题一定要刨根问底。在一轮复习和多次的训练考试下,学生所存在的知识问题主要是概念理解不透彻和知识建构不到位,处于知识碎片化,就好像一盘珍珠在脑海中打落一样,不能用一条线穿起来,不会整合和梳理。所以老师引导学生对于所存在的知识问题深挖、拓宽和提升,将所涉及的知识点体系化,进一步分层递进细化和强化。比如学生在讲到选择题中误选“改革开放”这个选项,那么说明学生对于改革开放这个概念不太清楚,老师可以针对改革开放的相关教材内容进行图文结合讲解(改革指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放指的是在沿江沿边沿海所展开的点、线、面相结合,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来帮助学生梳理相关的史实和概念。
教学过程中学生生成的问题是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一定要及时捕捉并加以解决,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法宝。同时在指导学生巩固知识时,要学会引导学生进行大单元复习,不要告诉学生好好阅读教材就可以巩固基础知识。一定要教会学生区分史实和史论的基本方法。史实基本接近历史真相,相对稳定;史论会因人而变、因时而变,所以重点记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指导学生重点理解和记忆核心史实。
(2)提升学生能力一定要有可操作性。面对试卷和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老师口头禅是“学生还不会总结概括、不会分析归纳”,但在具体的案例教学中就是念念答案,或者归结于学生阅读能力欠缺,运用能力低下。学生们的基本素养差是问题存在客观现实,但重点是怎样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做什么样的工作来弥补这些缺陷和不足的,不是让大家找原因,而是要在时间有限的备考过程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例如针对非选择题,老师可以带领学生用历年的高考真题同场竞技,和高考命题专家进行时空对话,把握专家的命题立意,高考动向。引导学生一起比较标准答案、老师答案、学生答案的差异与原因,从而有效的指导学生分析材料、总结归纳、表述成文。这样既可以实操性的展示做题的整个思维过程,也可以发现学生高阶思维的不足,。
(3)要教会学生区分学与考的异同。学习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考试的目的在于实现分数的最优化,因而在考试中一定要强化得分意识,要懂得取舍。比如非选择题,在作答过程中针对选做题,要首先做好“两选”:选择、选做,打好根据地。其次是41题,最后是42题,这样的做题顺序有助于实现分数的最优化,集中有限时间获得最大收益。
四、呈现老师的学科素养和引领作用,紧扣时政,攻克难点。
高考备考是师生合作的过程,既要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充分发挥老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在试题选择、资料搜集、知识整合、热点追踪、难点突破方面、应试指导方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面对二轮复习时间紧张的现实情况,一定要把握好复习节奏,要把频繁的考试和有序的教学相结合。
总之一句话:高考复习不仅要统一目标,明确原则,更要承认教法的多样性。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高考英语】路小燕:研究试题,掌握高考动向;精准施策,夯实备考举措
?【高中政治】赵小辉: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政治试卷评析及2022年高考文综政治二轮备考建议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