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书香染指 岁月流韵
汭丰镇中心小学 王 娜
时节如流,岁月不居,在这珠流璧转的岁月里,最爱满纸云霞的文字。每每翻开书页就像铺开一卷无际的长河,我们蒙受文字的荣耀,即使是片羽之光,也会像大海一般广阔无际…….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布满野花野草的乡间小道、青砖乌瓦的院落、勤劳朴实的父母。那时候车马慢,书信远,大家都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上过初中的父亲在村子里成了有名的文化人,春节写对联、代写书信是生活中常有的事,父亲以此为乐,我也陶醉其中。
也许是受父亲的熏陶,在后来的学习成长中,资质平庸的我虽不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但却在自己喜欢的文字世界里感受着小春日和的小美好。因为生活需要我们,仅记住所有的快乐就好。就像枯草间的晨露、柿子上的白霜、荒野中的残雪、瓦楞上的月光,寂静而美好,安宁又和谐。
这种细腻的美好来源于生活,感知于阅读,就像文字可以让我们坚定对生活的信仰,就像那些经典的名著能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光明和温暖一样。巴金先生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品读经典似饮清露,鉴赏圣书如含甘饴。”我想阅读的力量就在于此吧!
步入教师的队伍,我的人生又踏上一个新征程,在这一方净土里,与学生为伴、与书籍为伴。我在学习、在思考、也在反思。学习我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思考我该如何去教好这群可爱的孩子,反思我是否尽到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在这一系列的疑问中,我想唯有阅读能给出答案,因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自己不断地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的品行文化,去修炼自己的行为能力,才能给学生做出更好的榜样,润物无声的力量应该就在于言传身教吧!
在教学过程中,我倡导学生和我一起阅读,我给孩子们讲我阅读的故事,讲书籍给我带来的力量,同时也给学生推荐一些小学生必读书目,像《夏洛的网》、《汤姆索亚历险记》《窗边的小豆豆》、《十万个为什么》《列那狐的故事》等等。起初,有些学生不喜欢读书,对阅读不感兴趣,认为读书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但其实阅读是安静的、美好的、享受的。后来,从孩子们一篇篇优美流畅的习作里,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和改变。他们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可以把你带到一个奇幻王国,他们温暖朴实的笔触里传递着对亲情的感悟和理解,他们活泼可爱的脸上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求,他们的只言片语中渗透着阅读的力量。
看到孩子们一天天、一点点的改变,我内心十分欣慰。生活在路上,阅读在路上……我们都知道,不读书只有一种人生,而读书就会有千百种人生,只有在不断地阅读中,感受文字的美好、体会书籍带给你的豁达旷远,那些伟人的思想才能一点一滴地渗透到我们的心灵,滋润到我们的思想,丰富我们的情感!
三毛说的: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但其实他们任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就像一个人的容貌里臧着她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得人!
一个人不必多惊艳,但他的谈吐、气质、眼角眉梢流露出来的温柔恬静,从容不迫,正好就来自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受过的教育以及刻在骨子里的修养。是啊,从小到大,我们早已不记得自己吃过哪些食物,但那些营养早已融进我们的骨血,帮助我们长成一个更健康、更快乐、更阳光的人。
喜欢文字,与自身文化高低无关,仅是为了缝补自己的灵魂,并时刻提醒自己的浅薄和愚钝。愿我们时常在书香文墨之中,丰满自己的余生,让那些看似无用的阅读体验,帮我们以不同目光丈量这个世界!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