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学习心得
泾川三中 仇锦婷
早春三月里的清晨,我们向着西安进发,参加陕西、青海、甘肃三省的二轮复习备考会,在3月5日培训中不同的专家,不同的切入角度,陕西师大附中张文俊老师的“离2022年高考还有不到100天的时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还能做什么?”标题就让人眼前一亮,这不就是现在困扰我的最大问题吗?让人急切的投入培训学习中。
在这一天的培训中,每位专家都以历届高考真题成为高考备考的材料, 新课标试卷基本上三年为一个基本的单元周期,这三年在稳定的基础上一般不做大的调整,但局部一定有变化和创新。
首先分析列举了近几年高考真题变化特点
1.情境题的出现特点
2019年:全国I卷:第4题(维纳斯);全国II卷:第4题(嫦娥四号).2020年:新高考I卷:第12题(信息熵);全国II卷:第3题(超市配货).2021年:新高考II卷:第12题(二进制);全国乙卷:第9题(海岛算经)
2.新题型的出现特点
2019年全国II卷:第16题:双空题(第1空2分,第2空3分)
2020年新高考I卷:多选题,第17题(结构不良问题)
2020年全国II卷:第16题(下述命题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
2021年新高考II卷:第14题(举例问题),第18题(存在性问题第22题(结构不良问题)
3.解答题顺序的变化
2019年全国I卷:17.三角,18.立体, 19.圆锥曲线,20.函数导数,21.概率统计.全国II卷:17.立体,18.概率,19.数列,20.函数导数,21.圆锥曲线.全国III卷:17.概率统计,18.三角,19.立体,20.函数导数,21.圆锥曲线;
2020年新高考I卷:21.函数导数,22.圆锥曲线.新高考II卷:21.圆锥曲线,22.函数导数.全国I卷:17.数列,18.立体, 19.概率,20.圆锥曲线,21.函数导数.全国II卷:17.三角,18.概率,19.圆锥曲线,20.立体几何,21.函数导数.全国III卷:17.数列,18.概率,19.立体,20.圆锥曲线,21.函数导数;
2021年新高考I卷:20.立体几何,21.圆锥曲线,22.函数导数.新高考II卷:20.圆锥曲线,21.概率统计,22.函数导数.全国甲卷:17.概率统计,18.数列, 19.立体,20.圆锥曲线,21.函数导数.全国乙卷:17.概率统计,18.立体,19.数列,20.函数导数,21.圆锥曲线.
专家们分析了高考命题大方向:立德树人、肩负提质、平稳过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点明高考大趋势:稳中有变、稳中有新,以稳为主改革一直在路上微调整、增加探究性、情景化、素养考察。提出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关注的问题:
1. 提出高考聚焦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的考察
2. 突出真实情景(有教材的知识背景、现实问题和学术问题)
3. 新型题依然会出现:如多选、判断、说理、结构不良问题、新情景问题等
4. 不回避热点问题(社会热点、学科热点)、体现最新科技成果
在目前一轮复习马上结束,二轮复习即将开启的时候,还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复习进度与答卷讲评
(2)尖子生与临界生兼顾
(3)知识与方法的巩固与强化、织网与补网
(4)教学中从严从细
(5)以身作则,关爱学生,坚持到最后
(6)具有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7)齐抓共管、协同作战
专家们讲解细致,各有所长,让人振奋精神,茅塞顿开!可是要运用在泾川三中这样的实际之上,还得剥丝抽茧,抓住精华,那些是适合于我去做的,我当前要做怎样的规划才能提高我们的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决心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基础,形成基本知识体系(形成完备的网络);掌握基本知识本质(概念、公式、定理);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特别是要理解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注重通性通法
二轮需将方法掌握到位措施:1.高考命题更加重视本原本法,还概念和问题解决于本来面目,狠抓通性通法,不断提高思维品质,也就抓住了高效复习的关键点。2.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并能自觉运用其解决数学问题,成为一种习惯,内化为个人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就成为了个人数学素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3.变化的题目在于其创新度,背景材料和设问角度有微型突破,但都可以通过自主分析用高中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标新而不立异,对生活热点和数学文化的考察交叉但不过度。学生三观正,脑子活,方法多,重思维,能够在具体情境下提取出数学问题,进而从数学角度分析和解决。
3. 教学中要创造真实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驱动系统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今年的高考题无论是剪纸艺术、“一带一路”等问题,都是一个个真实的问题情景。从真实的问题情景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所以,在平时每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的去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建立问题驱动系统,以问题驱动为主线,通过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的积极参与,带领学生以积极愉悦的心态去主动探索,善于研究。就像我们学校正在实行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所倡导的那样,每一节课不是讲知识和做训练,而是让学生在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只有关注学生思维的成长,才能让我们的课堂走向“启迪智慧、点化生命”的高度。
我们还发现,考试也是有方法的,在平时的考试中,要注重技巧。
第一个就是少失分,该拿下的全部拿下,不失误就是成功第二个就是多拿分,在题目中多找得分点,每一个点多找出一两分,一套试卷的分数就增出来了第三个就是形成合理的答题模式与答题技巧,包括答题的试时间分配与要求,答题顺序等。
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我所面对的改进不单单是教学内容的改近,更重要的是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的改近。要想发展就必须打破陈规,所以我们要改进,修改我们以往教学方式的不足之处。河北省衡水中学数学杨德水老师和陕西师大附中张文俊老师等专家的讲座令我们耳目一新,全面、细致、深刻、精彩令人振奋的讲座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理念。也让我们深刻、清楚地认识了这次改革。让我们从思想上有了一个根本突破。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