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以群文阅读强化读写训练,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党原镇中学 袁海成
【摘要】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除了依靠有效的课堂学习外,还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量的支撑。初中语文教学中强化初中学生的读写训练,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文章从开展群文阅读来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读写习惯、阅读方法的丰富以及写作思维的强化进行分析探究强化读写训练,提升初中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 初中学生 语文综合素养 读写训练
读写训练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部分,初中学生的语文读写能力和水平是初中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语文学习水平和质量、语文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的体现,因此,初中学生的语文读写训练教学非常重要。初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读写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有效地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效果。
1.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读写习惯
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语文读写习惯的正确性、规范性是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质量,促进初中学生文学修养有效地提高的基础,因此,初中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积极培养和传授初中生正确、规范的语文读写习惯。 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读书要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语文阅读就是要慢慢品读,通过“知”“感”“悟”体会字里行间的优美意境,达到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才能感悟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教师应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带领学生进入深度阅读的模式中,进入深度阅读的状态,学生在心灵上才能和原文中的主人公进行对话,才能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精美之处,这样阅读和写作才不会失去它本来的意义。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课文《安塞腰鼓》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更快进入阅读环境之中,先利用PPT课件向学生展示“安塞腰鼓”的相关知识点:这是黄土高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它粗犷、雄浑且动力十足,充分体现了陕西地区的地理风貌和民俗民情。进入课文之后引领学生,让学生主动寻找课文中优美的语句,独特的表达手法和灵活的修辞运用,并在朗读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记录,边读边写认真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在不知不觉之间学生也容易深受陕西民俗的影响,教师可以以此为拓展点,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的表达形式,写写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在完成习作部分就更轻松了。
2.开展群文阅读,丰富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方法
群文阅读的特质就是运用结构化原理对多文本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清晰的结构化的阅读。教材内选文、教材内外选文、教材外选文。依据结构化阅读理念和“1+X”思想,通过比、对、读、议、整五种阅读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群文阅读方法来阅读文本。“教是为了不教”,阅读是学生、老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如果学生缺乏解读文本的基本素养、基本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训练,那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就成为空谈。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优秀地、高效地、科学地初中语文阅读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初中学生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能力,使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方法的培养,丰富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将阅读写作引进课堂,每周固定安排阅读辅导课,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与写作训练,教师按照阅读目标要求精心挑选引导学生阅读文章,并针对某一组文章进行认真阅读,阅读过程中认真记录文中灵活的修辞手法,抄录其中的好词好句,品味其中的优美意境,再以此为基础转变思路,通过仿写、扩写、对比写作等方式以点带面逐渐养成不动笔不读书好习惯。其次,留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多阅读、多质疑、多发现、多比较、多尝试写作等手段让学生不断的阅读训练,以读促写,达到读写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例如初中语文课本中的《乡愁》一文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我们在给学生讲解了相关的写作方法后,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家乡的乡情乡貌风俗习惯,自己离家时的感受,体悟远方的亲人思乡之情,设计布置让学生以 “我热恋的故乡”为题进行训练写作,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乡愁,感悟体验自己和亲人的乡愁写出自己对家乡的体验和感悟,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教育学生热爱家乡记住乡愁.
3、开展群文阅读,丰富写作的载体
语文新课标要求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群文阅读的目的是通过同类同题材文本的阅读,使得学生获得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能力,达到读的积累、写的运用的效果。群文阅读注重阅读的广度和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和发展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创新不同的阅读载体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不同的方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例如例如有的学生模仿观察能力强就让他试着表演刻画人物,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好就让他畅所欲言,有的学生思考能力比较强就让他去写反思读后感,例如学习了《济南的冬天》一文,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去感悟冬天的北国风光,体验西北冬天的粗犷豪放,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比济南温婉秀丽的冬天和大西北粗犷豪放的冬天不一样的风情,通过对比让学生把不同之处写下来,这样更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本的写作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維,拓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延视野。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片段分享、精彩赏析、主题拓展以及课堂情景剧,朗读比赛、写作竞赛,阅读方法讲座、我阅读我快乐阅读分享沙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著名作家叶圣陶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写到:“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学的技巧”。阅读是手段,写作是目的, 热爱文字亲近阅读把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起来,就是群文阅读教学的初衷,实施群文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群文阅读的载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水平,改变目前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劲的现状,从“一篇”到“一群”的它意味着“教”的改变,教会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学会写作。
4.强化初中学生的语文写作思维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是初中学生思维方式、个人情感和语文知识积累的综合体现,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想强化初中学生的读写训练,提升初中生语文综合素养,就应当强化初中学生的语文写作思维,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一篇优秀的语文作文写作,它的作者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融入也必然是非常优秀和独特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在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强化初中学生的语文写作思维,教初中学生善于表达自身的情感,懂得运用自身的独特思维方式来进行语文作文创作和思考问题,从而将自身的作文创作有其他学生的明显区别出来,彰显自身的个人魅力,使自己的语文作文写作富有个性化色彩。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开发初中学生的想象力来培养初中学生语文作文创作思维方式的个性化。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读写习惯,丰富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方法,强化初中学生的语文写作思维,从而达到全面强化读写训练,提升初中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2]蒋军晶.群文阅读——新语文读本[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3]新京报书评周刊[OL] 2017-03-27 (14:34:5)
[4] 朱于国.解析“部编本”教材四大理念、五大特点[J].语文学习,2017(8):36-42.
[5]章可欣.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6] 叶圣陶,朱自清 <略读指导举隅>[M]:北京:中华书局:2013(04) 前言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