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被忽视的“乖孩子”
泾川县第三幼儿园 刘 艳
一、案例背景
彦馨小朋友从入园开始,她从不吵闹,从不多说一句话、不主动与小朋友交往,喜欢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着小朋友玩。就是到户外活动她也不爱参与,总是站着看别人玩,无论在哪玩,玩什么,她都不用我们老师过多的操心,真是一个“乖孩子”。
区角活动时,别的孩子都争先恐后地挤到我们面前,大声嚷着“老师,我要,我要积木”“老师,我要去娃娃家”“我要看书”……唯独她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眼巴巴地看着我们。“你要玩玩具吗?”她不说话。“你想玩什么?”不说话,她用手指了指布娃娃。她平时沉默寡言,不善于与别人交流,对话通常是被动的一问一答或不答,其行为表现为明显的交往退缩。
二、分析
退缩行为是幼儿的一种消极性社会适应表现,它的基本特征是幼儿对自己缺乏自信,行为常有退缩表现。如果不及时帮助幼儿消除这种行为,久而久之,定会影响幼儿的人格健康,导致幼儿一生的心理障碍,使幼儿产生自卑感,甚至形成孤僻、冷漠、懦弱、多愁等不良性格,直接影响他的人生历程。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忽视这些“乖孩子”,应及早觉察幼儿的退缩行为,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影响,以幼儿克服退缩行为和心理障碍,树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通过了解分析,造成彦馨交往退缩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内向、胆小、不善与人交往。
2.家庭环境的影响,语言表达能力落后。
彦馨父母都在外地工作,平时都由爷爷、奶奶照顾,较少使用普通话交流,使她的语言表达能力落后。
三、对策
1.家园配合,发展语言。
首先应从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入手。一是在家中,坚持使用普通话;二是父母必须尽量抽时间多与她接触,进行感情交流,如给她讲故事,多和孩子交谈、做游戏。
2.重视环境的创设,营造充满爱的氛围。
小班幼儿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环境多多少少会遇到一些问题,会产生心理焦虑,那是很自然的。关键在于我们老师要理解孩子、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感情,让幼儿感受到老师真诚、温暖的爱,从而使幼儿对老师产生信任。
3.寻找“闪光点”,引导同伴接纳、关爱他。
单纯有老师的关爱还是不够的,同伴的接纳,关心也同样了很重要。我们应充分发挥同伴、集体的作用,教育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学。我还有意识地把她的座位安排在性格外向,爱说爱笑的小朋友旁边。同时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给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
四、效果
经过一学期的家园配合,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彦馨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她能主动与小朋友进行交往,友好地参与游戏。还能上台朗诵儿歌、唱歌了,老师点名时也能大声的说“到”。
五、反思
作为教师我将不断学习、努力做一个学习型的老师,在平时工作中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热爱孩子、尊重孩子,用爱去滋润孩子的心田,“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不自卑”。我深信:只要相信幼儿,热爱幼儿,耐心教育就可以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为他们将来更好适应社会环境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