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教学研究】吕宏迁:立足平凉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教学研究】吕宏迁:立足平凉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立足平凉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泾川县中街小学   吕宏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我们平凉革命历史悠久,革命遗迹和革命文物丰厚,红色文化积淀深厚,深度挖掘市域内各个历史时期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充分运用这些革命文物和红色资源对小学生开展生动而深刻的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是思政课和思政教师的重大政治任务。

一、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主题鲜明的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依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而开发的,其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平凉革命历史传统悠久,红色文化积淀深厚,全市共有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3处;可移动革命文物藏品共有157件(套),其中:国有博物馆馆藏29件(其中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6件);国有纪念馆藏品128件。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处、省级重点红色景区2处。比较著名的有泾川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和红军楼、静宁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故居纪念馆、崇信县保至善革命烈士纪念馆、崆峒区平东工委纪念馆、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等。同时,还有珍藏在平凉市及各县区博物馆内的各个时期各级党组织文物史料。为此,我们以拓展思政课教学内容为主线,为丰富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弘扬革命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出发点,开发了《平凉红色文化教育读本》,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将之课程化。在教学中,通过专题讲解、观看纪录片、参观访问等途径,把学生带入到红军长征中的艰难险巨和战火纷飞的战争场面,从而激发学生崇敬英雄、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

二、依托红色文化,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思政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人物,要激发好立德树人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必须切实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只有对所讲内容透彻理解、高度认同,才能讲深讲透,才能讲得有底气。在利用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思政课教学中,我们尽力克服教学中只侧重于对红色文化、革命英雄的讲解、说教,而是要把自己置身于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学习、研究、开发和利用之中,深入学习地方史、地方志,经常行走入党史馆、博物馆、纪念馆,多与党史研究人员交流,多听党校专业人员报告,多查阅有关文史档案资料,在学习、研究、总结和提炼中,坚持把有鲜明特色和深厚内涵的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自觉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创新教学方法,建设教学资源平台,打造活动主题,在弘扬红色文化中强化自己爱党爱国情怀,在传播红色文化中厚植理论素养,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担当时代使命。

三、构建以生活化思政课为主线的实践育人教学体系。

即把社会生活范式引入教育教学活动,通过生活化的实践方式来整合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实现以知识为载体的价值世界与以日常生活为基础的生活世界的融通。其中,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以课程质量工程建设为基础,以专题教学、问题教学和案例教学为依托,结合教材,开展主题研学。例如,针对《可爱的家乡》这一主题,我们设计了平凉红色文化之旅和血战四坡情景剧展演。平凉红色文化之旅专题,是指让学生通过参观考察革命遗址、走访先进人物等方式,获得亲身体验,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并撰写研学报告。情景剧展演专题则是指在平凉红色文化之旅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编写血战四坡课本剧,依据历史事实,让学生自导自演,以情景再现形式,还原革命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真实面貌,并将其作为可爱的家乡实践教学成果进行展示。这种专题式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穿越时空,将自己置身于历中发展的真实情境之中,零距离的感知先进人物的伟大精神,启迪觉悟,获得新知,通过自我教育、自我构建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四、积极探索基于本地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的思政课形式。

平凉地处陕甘宁边区,这里曾是许多革命先烈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在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一般来说,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榜样熏陶比枯燥的说教更加富有教育实效,也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为此,我们积极组织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例如在开展“从小学党史,长大跟党走”主题活动中,我们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充分利用平凉市本土红色文化资源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途径。“请进来”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对平凉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中。例如,对于 “红军长征”这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吴焕先率领的红二十五军血战四坡村作为重点,通过讲述吴焕先烈士事迹和四坡战斗经过的史实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第二,将平凉红色文化资源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例如,在教学楼道墙壁上设立了吴焕先烈士遗像、烈士事迹、红二十五军简介等内容,拓宽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渠道,有利于学生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实现思想和精神的升华。第三,请五老宣讲团成员入校做专题报告,用极具精神感召力和说服力的平凉革命历史事例感染教育学生。“走出去”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开展研学旅行,即根据提前制定的计划和确定的主题,由任课教师带领学生对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进行参观、访问,让学生撰写游记、研学报告、参观心得等,回校后并安排时间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讨论;二是体验红色生活,,让学生利用寒暑假在家长带领下到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部队、获得先进荣誉称号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一段时间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感受革命前辈浴血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先进人物勇攀高峰的创业精神,从而通过感性认识、生活体验、思考探索等提高其觉悟,锻炼其意志,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五、加强本土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打造稳定的实践教学平台。

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是思政课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学生走向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不可或缺的媒介。目前,国内很学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仍停留在听报告、看展览、去纪念馆等层次上,呈现临时性、表面化等特点,教学效果欠佳。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结果。因此,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列入学校思政课教学的总体规划,按照德育教育规律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途径,从常规化、低成本、可持续性方面考虑,建立与烈士纪念馆、博物馆、烈士陵园等单位长期合作的、双向共赢、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学校通过主动联系、积极争取,与县博物馆、吴焕先烈士纪念馆、平凉市博物馆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实现了学校和基地的良性互动,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教学研究】吕宏迁:立足平凉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教学研究】吕宏迁:立足平凉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教学研究】吕宏迁:立足平凉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微信平台:jcjy1662  

【教学研究】吕宏迁:立足平凉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教学研究】吕宏迁:立足平凉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创造好教研【教学研究】吕宏迁:立足平凉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教学研究】吕宏迁:立足平凉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