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鹤发银丝映日月 丹心热血沃新花
近日,我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寒假校本培训,今天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云岭楷模—张桂梅的专题片,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洗涤。望着张桂梅老师那因辛苦教育事业而花白又染的乌黑的短发,蹒跚摸黑爬楼梯的背影,缠满胶布的十指,贴满膏药的脖颈,会场一片啜泣……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张老师以身作则,为了教书育人奉献了自己的一生,无怨无悔,值得我们尊敬。张老师比学生起得早,一个人摸黑爬完四楼,把走廊的灯全部点亮;学生跑步的时候,她就在队列边紧紧跟随;学生打扫校园时,她已经第一个来到校门口,拿着扫把和铲子等候,她还总是举着小喇叭喊:“快点儿,快点儿!别掉队!磨蹭什么?”在她的带领下,学生们干劲十足。真是“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颂”。
重视“言传”外的“身教。在充满物欲浮躁的时代,张老师和女高的学生一样不留长发,不打扮,她们却总能让人感到美,感到骄傲,在庄严中透露出一种精气神。学生中有曾因厌学贫困偏远而造成的辍学生和落榜生,是张老师帮助大山女孩改变人生的希望之光,托起了无数家庭和学生“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之光。2020届女高毕业生又取得了好成绩好成绩。张桂梅老师却并不满意:“今年高考成绩比往年好一点,一些指标无论在华坪县还是丽江市都排在前列,但与一些大城市相比仍存在不足。”有人劝她知足,张桂梅老师却回答说:“我不能知足,因为我相信我们的学生有潜力。”她勇往直前以身作则的毅力,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和一届届学生。韦堂芸老师,左脚骨折拄着双拐坚持为学生上课;勾学华老师,婚礼当天上午还在学校忙碌;杨晓春老师,长期资助学生却从不说起…..
心系孩子,立身立教,育好人。人们都说,这所学校“低进高出”的背后,离不开学生的苦读教师的苦教,更离不开张桂梅老师不顾生死地奋斗。这些年来,她将自己的工资及各级政府发给她的奖金,甚至是大家筹集给她看病的钱,全部都捐给了华坪贫困山区的教育和社会事业,累计有上百万元。她个人没有任何财产,现在还住在女子高中的学生宿舍。但她却说:“我什么都有,我心里有学校有千千万万个孩子。”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在任何情况下这一点都是最根本的。张桂梅老师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告诉孩子:“没有国,哪里来的家”?在她的学校学生都有“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孩子从小都有集体观念、爱家庭、爱父母、爱同学,在她的学校孤儿院听得最多的称呼就是“张妈妈”“大姐姐”“大哥哥”。她的学生周云丽是华坪女高第一届学生,大学毕业后考取一所中学的教师,听说母校紧缺数学教师就放弃正式编制,回女子高中当了一名代课教师。黄付艳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打拼的,在华坪遭遇水灾时,把自己积攒的钱首先捐给学校….等等。张桂梅老师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她是朴实的、真实存在的英雄,这些英雄就生长在我们普通的生活中。
通过学习张桂梅同志用生命点滴写就的人生事迹,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平凡教育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要用心感受,应该像张桂梅同志那样为学、为人、为师。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精神;学习她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精神;学习她珍爱生命、乐观向上的精神。她是当代知识分子学习的楷模!她体现了一种时代精神、一种平凡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培训心得】许华萍:当“幸福”的点灯人 做有“温度”的教育——校本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樊银军:莫用昨天的“旧办法” 教育今天的“新孩子”
?【培训心得】何丽红:观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教学网络观摩交流活动的心得体会
?【培训心得】郝宝权:参加全省随班就读工作研讨会后的几点思考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