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汭丰镇中学落实“双减”工作汇报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汭丰镇中学扎实开展“双减”落实工作,得了一定成效,现就本期落实“双减”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推动“双减”扎实开展。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不断探索科学高效的学生评价机制,围绕强化品德责任意识,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确定了科学有效实施“双减”、持续净化教育生态的工作思路。“双减”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举措、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工程、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我校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对《意见》精神的学习,充分认识“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对标《意见》各项要求,迅速抓好组织落实,确保令行禁止。
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双减”有效落实。
为使双减工作落到实处,彻底改变固有的教育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学校成立了学校“双减”领导小组。“双减”领导小组由校长、教导处、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及班主任构成。在双减工作中,“双减”领导小组积极向广大教师和家长进行“双减”宣传,组织大家学习“双减”教学方法,提供双减工作方法,协调“双减”中出现的各种矛盾。
三、强化宣传引导,构建“双减”育人机制。
学校通过班级微信群、告知书等方式,加强对“双减”政策的宣传解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正确认识孩子成长规律和发展现状,理性设置对孩子的期望值,积极配合支持学校和教师正确行使教育管理权利,避免“校内减负、校外增负”。
四、提升教学水平,奠定“双减”推进根本。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双减”的前提是课堂增效,课堂增效的起点是教师对课标、教材研读、把握、执行,教师要做课标忠实执行者,教材创造性解读者、使用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用课标教”的意识。一是关注从学科教学意识到课程意识转变,关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关注学校整体课程体系建构与推进。“双减”政策下,对学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应学尽学。在课堂上让学生吃饱吃好,充分提高课堂效率。二是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益。通过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三是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和信息化手段都是为教学服务的,无论用什么方法教都不能偏离教学目标。
五、优化作业设计,保证“双减”提质增效。
作业设计与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学校在作业管理方面措施如下:一是完善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公示制度、作业检查制度和考评细则,并纳入教师常规量化管理。二是加强考核检查,确保落实作业管理制度和考评细则,每月检查作业布置、批阅和学生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三是合理调控作业总量,严格按照学校制度,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让学生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四是精心设计、分层布置,我校要求课任教师依据学习内容,精心设计作业,做到分类、分层布置作业,鼓励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同时将家务劳动、综合实践及体育活动等纳入家庭作业内容。五是规范作业批改,根据作业管理制度对作业进行全收全批,批改符号正确规范、评语恰当,记录详实。精准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及时反馈,促进学生学业提升。
六、开展社团活动,营造“双减”良好氛围。
让学生爱运动、肯动手、有才艺,发展特色素质教育,是丰富的育人方式的内容之一。我校根据场地和师资情况,目前我校开设了乒乓球、篮球、舞蹈、剪纸、书法、合唱6个社团。学生人人参与,每人报一个社团。各项目负责老师学期初制定社团活动计划及周课时计划,每周三开展一次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了学生视野,优化了学校的育人环境。
七、开展课后服务,拓展“双减”内涵外延。
按照《泾川县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在校内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学校通过广泛动员,积极宣传,确保全体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学校保证每周5天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
总之,落实“双减”工作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久久为功。汭丰镇中学始终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让每一名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积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不断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