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案例分析:
幼儿多动行为的个案分析
泾川县第六幼儿园 温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是为所有在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的,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个案描述
开学不久,班里的一个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通过观察,我发现他有如下明显性的行为:
轩轩极其好动,没有任何规则意识,总是显得格格不入,不合群。集体教育活动时,小朋友们在认真跟老师积极互动。可是轩轩总是把鞋子脱掉就像猴子般穿梭于教室的各个角落,如同在家一样无拘无束;户外活动时她会趁你不注意爬到滑滑梯上;吃饭时他似乎对任何美食都不感兴趣,总是左顾右盼、大呼小叫;每次午休的时候他都不睡,总是在床上翻来覆去,乱踢乱动,大声呵唱,严重影响其他小朋友的午休,穿脱衣服也需要老师代劳。他身上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他的嘴一直在自言自语,从来没有停止过。
轩轩的自由散漫、焦躁老师真是无可奈何,也为此伤透了脑筋。可是既然轩轩已经成了班上的一分子,总不能放任他一直这样下去吧!我尝试每天多关注,多交流,并和家长及时沟通,找出原因。
原因分析
1. 生活环境太过封闭,导致幼儿缺乏社交意识和安全感。通过和轩轩妈妈的多次沟通,得知轩轩父母工作繁忙,经常没时间回家,他由奶奶一人照料。平时活动范围几乎都在家中,玩游戏时只能自己扮演多种角色和自己对话。即使外出也不和同龄幼儿接触,导致孩子失去了社交意识和安全感。
2. 过度宠溺,致使幼儿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对于孩子的衣食住行奶奶都是一手包办,穿脱衣裤都是奶奶亲自代劳,吃饭时奶奶总是一口一口喂他吃,睡觉时奶奶都是抱着他才能入睡。
3. 家庭教育观念有偏差,忽视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家时他从来不穿鞋袜,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家长没有及时制止他的一些不好的行为,所以导致他分不清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采取措施
一、用爱心交换信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爱是教育的前提,信任是教育的开始。教师要关注多动幼儿的一言一行,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帮助他,经常主动与他交流,活动时多引导他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游戏,逐渐使他主动融入到集体中。吃饭时由一口一口喂他逐渐过渡到引导他自己拿勺用餐;午休时,陪在他身边轻轻拍着他入睡,给幼儿足够的安全感。
二 、用细心发掘亮点。
1. 合理利用闪光点。其实这样的孩子也有很多“闪光点”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并及时表扬,不能一味的批评。孩子年纪较小,我们应该多鼓励孩子。在后来的观察与交流中,我发现轩轩认识很多汉字,我也会利用这个教育契机,在点名时让他帮我叫小朋友的名字。
2. 转移注意力。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帮老师发活动材料,收收毛巾、收纳玩具等等,这样有事情做,幼儿自然就没时间去调皮捣蛋了。
3. 吸引注意力。轩轩语言表达欲很强总是大声呵唱。所以上课时,能够多关注轩轩,一些教学游戏也多让他参与,多给他表现的机会。也让他意识到老师是时刻注重着自己的。
二、家园协作,共同教育。
要和家长紧密联系,把幼儿的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使他们解到孩子当前的问题所在,并且让家长意识到,不可放任对孩了的错误。首先,我们要和家长达成一致,持续执行。让孩子在幼儿园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家长在家中要求孩子,告诉孩子哪些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其次,要做到严慈共济。一旦提出要求,要幼儿达到这些要求的时候,就要以师长的身份去严格要求,要做到放得开、收得拢。使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通过老师的努力和家长的配合,轩轩各方面都有了很大进步:开始知道去习惯集体生活,上课坐姿有所改善,能遵守各项活动规则。午休时也能独立入睡……当然对一般幼儿来说,这些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但对轩轩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了。
总之,每个幼儿都有个体差异性。作为老师不能因为主观原因对孩子有所歧视,更不能放弃,一定要有耐心找到他的长处,试着用合理的方式去引导教育。相信苦尽甘来,总会有收获。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