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双减”政策下,初中历史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泾川县玉都中学 童小娟
2021年7月24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提出了“双减”政策。所谓“双减”,一是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在这种新政策背景下,面对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家长的“教育焦虑”,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当下教育的关键。下面我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研究教材与学情,提高备课实效。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要从源头抓起。备课是教学流程的起点,抓减负,要首抓备课。为了提高备课实效,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与学情,而不是复制粘贴教案与课件。
研究教材,就是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梳理知识框架,明确重难点。
研究学情,就是要研究每节课学生的知识储备处于哪个阶段,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处于哪一个阶段,掌握哪些知识点。
二、组织深度学习,培养核心素养。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不是深在知识难度上,而是要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开展探究性学习。
当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愿参与”,借助已有的知识“能参与”,通过多种感官与行为“真参与”,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能力。如此这般,课堂学习效率提高了。课后的作业负担自然就轻了。
三、加强学生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管理好学生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上要督促学生做好笔记,要求学生写完整,写准确,尤其要避免错别字。在自习与早晚读时段,应明确背诵目标,并抽查学生背诵情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合理安排作业,提高学习效率。
作业是检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教师在备课时必须统筹安排每节课的作业量,将课堂适当留白,精心安排练习反馈的环节,及时查缺补漏,相对减少课后的书面作业量。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