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全县基础教育改革现场会小学语文组观课议课总结
12月7日全县基础教育改革现场会(小学组)在窑店学区召开,语文组杨秋娟、雷盼花两位老师同台展示二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一文。课后玉都镇学区主任毛贵红同志召集语文组20余名同仁结合观课感受、日常教学、教研心得,围绕“单元主题教学如何破解存在的问题”“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双减背景下如何开展低年级评价”等问题深入研讨交流。期间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局党组书记、局长吕晓文同志,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旭勤同志莅临参会,讲话提纲挈领,意义深远,指向准确。融合研讨成果、讲话精神,现将语文组研讨交流总结如下。
一、主题单元教育与语文核心素养有机融合
1. 构建融合共赢模式。同则共赢,异则相斥。单元主题教学的单元主旨、课时目标、阅读目标(课内、课外)、人文目标与核心素养形成战略战术关系。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学战略构想,单元主题教学是语文教学战术应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成就。战略构想的成功离不开战术的正确实施。建设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开展语文课课堂教学改革,完成单元主题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融合共建是必经之途。
2. 精研教材深挖体系。熟则生巧,巧则功倍。部编版教材“双线组合”突出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贯通融合。精度、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精研教材,掌握编排体系,分析单元主题,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教材重难点,制定精准目标,依据学情,在主题单元的基础上整合课程资源。不脱离教材,也不完全依赖教材,借助单元主题,合理增减文本,彰显核心素养,达成教材设定目标,完成育人目标。
3. 梯度设置教学目标。精而准,简而深。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四个方面无一不体现在单元主题教学的目标设定上。梯度化的目标设定,从大到小,从广到“狭”,逐级展开,目标具体化,实质化,落实到一个单元、一节课、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指向性,发展性。一问一答,一写一练,教和学同频共振,核心素养在精准的目标下,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一完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4. 全力实施深度阅读。聚沙成塔,滴水成河。深度阅读是构建单元主题教学与和核心素养有机融合的基石。一是依托单元主题教学,注重阅读链接,推送同主题、同题材、同作者的阅读文本,提升阅读量;二是教授阅读方法,通过单元内精读篇目解读,教授学生阅读方法,自主解析泛读篇目,提质增效;三是抓好阅读思考,读而不思,不如不读。有了方法,有了数量,没有思考,永远只是用眼睛看书。只有认真思考,内化吸收,有自己的体验、感触,才能实现深度阅读,才能在单元主题教学的实施中,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二、“双减”背景下低年级评价方式的构建
1.重能力,抓习惯,加强学生基础能力提升
一是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通过阅读活动、亲子共读,借助网络阅读平台多元化阅读方式,合理配置阅读资源,培养科学阅读方法,形成良好阅读能力,为深度学习、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是注重书写能力培养。池墨泼飞云,紫毫挥广宇。一手漂亮的字,不仅仅是学生基础能力的体现,更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环节。通过纠正学生书写姿势、握笔姿势,训练汉子间架结构、笔画顺序正确写法,先让学生写对字,写好字。
三是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总结反思的正确的方法,形成坚持不懈、勤谨严实、乐于求教、见过即改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会学习、爱上学习的重要途径。良好习惯一旦成型,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容易,综合素质提升快,评价也成简单事。
2.重过程,看成长,构建新型评价方式。
一是注重学生成长过程性评价。效仿学前教育评价方式,设立学生成长记录。详细记载学生课堂教学表现、作业书写、行为习惯等建立日常学习活动,结合书写大赛、诗文朗诵、口语交际、社会实践等特色活动综合评价学生。
二是注重学生德育评价。建立学生德育档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父母关系。在记载中发现问题,在评价中关注学生,弱化评价中的量化考核,凸显评价的育人功能。
三注重家校联动的评价。邀请学生父母到校进班,参与学生学习生活,发放调查问卷,父母结合学生居家实情,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
四是注重核心素养在评价方式中的作用。学区或学校构建低年级学生评价方式,要深切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从基础能力、行为习惯、情感价值等方面统筹考虑。依照发展为主,评价为辅的原则,弱化定量评价,突出核心素养。
“没有人知道他的颜色,只有当他吹遍山川”,单元主题教学、核心素养提升、评价方式改革都是为育人,都是为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上下求索,一心向前,终会看到满山花开。
(撰稿人:张伟)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