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围绕选材角度指导初中生写好作文
泾川县第四中学 张丽琴
一、提升发现素材敏感力,内化素材知识
内化是一种具有客观价值的认知系统,它是通过内在证据的实践来实现的。内化是通过两种机制完成的:同化和适应。内化原则在心理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它也适用于汉语写作领域。人在与客观世界不断互动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并以观念的形式在头脑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因此,这里提出的语文内化素材,就是希望初中生能够以一种观念的方式,在自己的头脑中积极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即把自己从别人那里掌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内化的前提是发现,唯有发现素材,才能进行内化。发现素材来源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高度敏锐。莫言说“他的写作素材来自于童年经验、乡村经验、左邻右舍、田间地头”。可知,对素材的感受力具有重要意义。从选材的观点看,学生可以从因果关系、现象和本质的角度出发,打破传统思维或惯性思维。对于命题写作,我们可以从课外阅读或媒体资源中获得合适的素材信息。学生必须学会从阅读文章中挑出精华,掌握材料的核心思想。无论材料本身是什么样的,只要在写作思路上起到支撑作用,那么这篇材料的引用就是成功的,而这篇材料的使用也有其价值和意义。因此,在使用写作材料时,要指出文章的主题,坚持写作的主旨。比如,A同学在写作《这话不是我说的》一文时,素材是如此选用的。
最近我与好友小帅闹得很僵!班上谣传我在老师面前打他“小报告”,私底下说他坏话。但这话不是我说,我无法与他解释,内心苦恼。今天,小帅在QQ上找我,我给他发了幅“鲁迅”表情包——我没说过这句话。其实,其实鲁迅没说过这句话,鲁迅的原话是:“我实在没有说过这样一句话。”而我的原话是:“这不是小帅干的。”……
在这篇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不仅内化了“名人名言”而且还能够敏锐的把握网络上的“现象”使之成为了自身创作的素材,并灵活运用在写作之中,为作文提供论据,促进全文效果提升。此外,学生还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外素材积累计划,做到一次一个阶段、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物质积累的目标,在物质积累的板块和内容上力求广泛、新颖、深刻。材料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报纸、日常练习等传统方式积累,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媒体等现代学习工具积累,建立累积目标,并进行自我监控,逐步丰富素材库。
二、发散性解读素材,抓住写作要点
初中生应有发散性思维。对于同一“现象”、知识内容,学生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对该“素材”的深度、广度和实用性。对于人物素材,可以从人、物、思、作、人的评价人手。再以“鲁迅”的人物素材为例,鲁迅可以代表为“民族觉醒的灵魂”“斗士”,因此学生往往以为鲁迅是一个严肃、善怒的人,但在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 鲁迅却又是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形象。而鲁迅更是干过“打巴儿狗”“与猪搏斗”等趣事。由此可知,学生在进行选材时,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不同事物的相似性,也可以通过分析同一事物的差异性,以此找到素材与写作的共同点,应用于创作之中。
当素材应用缺乏技巧时,“构思”往往难以成立,行文松散。而在初中生的写作之中普遍存在文章思路不清,逻辑线索混乱、选材文不搭题的情况。对此,笔者认为初中生缺乏写作训练,难以摸清写作规则,选材无法应用于行文之中。初中生应该掌握写作规律,从而走向具有逻辑思维的个性创作。初中生应该加强对作文的“仿写”训练,通过仿写观察文章的写作规律,观察优秀作文的选材角度,掌握素材的应用技巧,从而使模仿走向创作,素材的应用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套用。
[1]盛银春.浅谈初中语文写作素材的积累与使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000(0088)33—33.
[2]刘玉梅.浅谈初中作文选材[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9):108.
[3]樊莉.写作素材的创新运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1,000(003):56.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付 荣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