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我们在改变什么
泾川县中街小学 玥如
今年秋天雨水格外多,有专家说,西北暖湿化是近几十年的一个趋势。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塬上人,真有点难以适应,毕竟,我一直喜欢那种爽豁直率、清冽分明的气候。
昨天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仿佛又到了记忆中那种秋高气爽的时光,花花草草的颜色明快了起来,一改往日那种灰蒙蒙被天地压抑包裹的感觉,黄的、红的、绿的,景致有了层次,小区里外出的行人多了起来,孩子们四处闹腾着,真是一个惬意的午后。
我带着孩子在小区溜达,脚步轻快,仿佛鼻子里吸入的都是秋天的味道。当我坐在长凳上休息时,看见小区保洁阿姨在那边挥着长杆打什么东西,挪近了一看,小松球掉了一地,原来她们在打落松树上的小松球。看着扑棱棱的松球到处跌落,本来想问阿姨打那干嘛,后来不禁想到,以前经常看到有人嫌落叶影响美观,稀稀拉拉一直掉,天天得打扫,用杆子提前打落扫除。尚且不去猜测这是谁的主意了,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事情。
表面上看,是有点因噎废食的意思,但再想想,虽然表象各有不同,但其实就是我们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这些东西。我们平时的言语中处处透露着狭隘和偏见,时刻尝试着去改变和自己内心预设不同的任何想法和行为。孩子乱翻玩具,索性全部收了,外出玩耍有安全隐患,那就呆在家里等等,这是一种情况。还有种种类似的,诸如,他怎么这样做?这个应该放在那里!穿这件衣服不好!这句话不是这样的意思……我们经常去尝试按照自己的想法改变所有东西,但恰恰是,自然和人类都拥有最精妙和谐的运行规律,有着属于自己的系统和发展脉络,改变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作为教育工作者,每天接触的都是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他们正处在思想天马行空,行为充满想象力的年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正在形成,他们不是不需要约束、不需要改变,而是大人们更多的时候让约束变成了禁锢,让改变退行成了复刻。我时常想,我们就应该多点包容,让固有的评判标准多点灵活掌握的空间,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自由发挥,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大胆,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自然就会得到非常大的提升。
不觉中,背阴处秋凉已经上来,我也就匆匆回家了。太阳落下,星星和月亮自然会升起,让花朵跟着花期绽放,我们只培土浇水,静静欣赏就很好,多给孩子们一些“创造”的空间吧,何必让这个世界多一个和我们一样的人呢?
审核:杨红林
编辑:潘彦文
校对:王姜龙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