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常思管班之策,牢筑成才之基
—班级管理工作反思
泾川三中 何金平
古人曾说:“行,然后知不足,省,方能知己过”。大圣人孔子尚有“一日三省吾身”之良言,而作为新时代班主任的我更有必要时常反思自己工作之成败得失,以此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
担任高二3班(美术班)班主任工作已两月有余,虽然各项工作还算整齐有序,但细细反思,内心深处总有些不安与遗憾。首先就是行形不能同步。开学初,面对新的班级,心怀凌云之志,也曾有过无数种设想。以怎样的方式把自己介绍给学生,如何充分利用第一次班会给班级定调,如何创建班级文化,体现班级特色。如何挖掘美术之“美”的内涵管理学生,如何找到和有艺术潜质的孩子沟通的突破口等等。然而,在忙碌无序的工作中,有的问题找到了最佳的解决方式,有的问题注水了,有的则瘦身了。虽然于外而言,没有明显的变化,但于内而言,却降底了学生在班级中的存在感、幸福感、获得感。其于此,我有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与打算。
首先,“勤”字当头,尽力克服职业倦怠心理。工作近二十年,从当初的豪情万丈,到如今的厌烦倦怠,这是成长,是经历,更是生活迫使下中年男人的无奈。某一瞬间,似乎一切又都理顺了。原来,生活早已与工作水乳交融了。我们很难从其中一方抽身。于是,我想明白了,既然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又何必承受剥离之苦。用积极的心态工作不也是快乐的生活吗?我努力找回初上讲台时那个勤奋的自己。勤说勤查勤看,勤跟勤管勤抓,用积极的心态看待每一个孩子,用愉悦的心情面对每一节课课,用不懈的行动带动每一个学生,力争把他们从随意,懒散的状态中解救出来。
其次,“创”字作桨,尽力突破自我推陈出新。经过反思,我找到了人生不快乐的理由。那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墨守成规的等待。工作没有波澜,日子没有奥秘,如死水一般了无生机。今后在工作中,我打算紧扣一个“创”字。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结合自身特点与学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如此,就会有新的东西激发自己,打动自己。例如:改变传统的班会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专业特长,尝试运用美术语言交流,以色彩、线条、构图突破口,开一节具有专有特色的主题班会。再比如,结合美术生好静的特点,班级管理中巧妙运用动静结合法,利用活动课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适时缓解压力,排谴不良情绪。
第三、“实”为主线,力求负责到底尽善尽美。社会最怕叫真的人,工作也最怕实干的人。肯沉下身子实干,眼前的困难就不再是困难,不偷奸耍滑,再高的山总能跨越。当你把管理做到极致,学生的在校生活就鲜有漏洞,当你一步一个脚印,就不会有空中楼阁带来的恐惧。回到班级工作中,我想,与学生身心健康有关的事,我定会用实际行动落到实处。比如:对患病学生的关心,不仅要用言语安慰,而且要时时照顾,处处留意,让他/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学生前途命运相关的事,我定会用实际行动落实。比如:考试之后情绪波动较大的孩子,我会及时沟通,悉心开导。自主意识淡薄的孩子,我会时常监督,时时检查其学习情况。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人父母,谁都不易。为人父母,谁都有望子成才之良愿。所以,身为老师,身为班主任,你期望你的孩子拥有怎样的老师,那你就做怎样的老师;你期望孩子能遇到负责、实干、心怀大爱的班主任,那就也做那样的班主任。因为当你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你就不再是唯一的你,而是承载着千万个家庭的希望的你。
审核:杨红林
编辑:付 荣
校对:潘彦文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