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以情激趣 以趣促学
——让拼音教学“活”起来的几点思考
泾川县第三小学 尚小红
汉语拼音是帮助儿童识字、正音、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汉语拼音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起始环节。但汉语拼音本身只是一些符号,没有特殊的意义,学起来枯燥乏味,如何才能提高汉语拼音教学课堂效率,让学生完全掌握这个重要工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巧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让孩子上好拼音课,学好拼音,就要千方百计点燃并留住学生心中对拼音的兴趣之火,让学拼音成为孩子心醉神迷的乐事。教学中,我们应该巧妙地创设新颖、有趣的学习情境,舒缓学生紧张的情绪反应,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学习氛围。如在教单韵母ɑ、o、e时,设计了3个人物头饰ɑ、o、e,让学生任选一个头饰戴上并表演,找任何一位同学打招呼。可以说:“你好e,我是ɑ,我们交个朋友,好吗?”也可以说:“我是o,你是谁?”或者说:“我是e,我的朋友o在哪里?”……拟人化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而且使他们在交流中牢牢记住了字母的音和形。同时,游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活动方式。在拼音教学中引进游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使课堂气氛更轻松、更活跃。如“小兔开门”游戏,教师拿一叠字母(音节卡片),边做动作边问:“小兔,小兔,谁来开?”学生也边演边答:“我来开,我来开。”再如“知识树”游戏,教师把一堂课里学的音节(生字)写在果子上,挂在“知识树”上,进行“摘果子”和“挂果子”的游戏活动。游戏的形式有很多,只要是有利于拼音教学,只要能使我们的教学焕发活力,都可以大胆尝试。
二、灵活引导,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自己放在引导者、组织者、服务者的位置上,围绕课堂主题,灵活运用语言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启发、点拨、激励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中学好拼音,切实提高汉语拼音的教学效率。
例如,音节教学是汉语拼音教学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初入学的小学生,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学会拼音,单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拼读方法的指导,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我在教学“声母b p m f”和韵母相拼时,因为是学习拼读的第一课,所以我选用的是学生相对容易掌握的两拼法。首先我用小猴子下山跑撞在一起的小故事,将音节拼读的过程以故事和活动教具的形式展示出来,让“死”的音节动起来。然后介绍了两拼法的要领:“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引导学生学习拼读。但是有的孩子用这样的方法不会拼,不知道两音相连怎样才能猛一碰,b、a相拼,一不小心就拼成了pa的音,对于这样的孩子,我就让他先把声母韵母连着读,然后越读越快来帮助碰撞拼音。如:在教学生拼读音节“ba”的时候,可先让学生将声母、韵母连着读“b—a,b—a,b—a,”并逐渐加快速度,连读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最后两音相撞,合二为一,一口呼出“b a”“b a”“b a”。用这种“声韵急读合一法”,作为两拼法“两音相连猛一碰”的具体诠释和补充,将两种方法有效整合,帮助拼读有困难孩子掌握拼读技巧。对于基础好的孩子也鼓励他们直呼,灵活教学拼读,殊途同归。
三、创新教法,点燃学生学习激情。据研究资料表明,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7—10岁儿童只能保持20分钟左右,注意力不能持久,这就需要教师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巧妙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教学内容上。例如“编一编儿歌、猜一猜谜语、做一做游戏、演一演比一比”等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来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拼音的积极性。我在教学复韵母“ai、ei、ui”时,设计“快乐大转盘”、“接力小火车”、“邮递员送信”这三个游戏。在教学生读拼音时我用“接力小火车”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对他们的掌握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及时矫正发音;接着在学生读会的情况下,我利用拼音卡片让学生玩“邮递员送信”的游戏;在复习巩固阶段则利用多媒体让学生玩“快乐大转盘”的游戏。这样每当学生注意力要松懈的“关口”,笔者都设计了一个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刺激学生兴致勃勃地学下去,忘记了精神上的疲劳,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这样学生在欢乐轻松的气氛中完成拼音教学任务,熟练掌握“ai、ei、ui”三个复韵母的正确发音。在教“zhi chi shi ri”这一课时,有的学生读这些整体认读音节时总是分开拼,纠正几遍效果都不太理想。在课后笔者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看来一味用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的方法难免单调枯燥,怪不得学习效果会打折扣。于是我另辟蹊径,抓住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编了一个故事:“zh是妈妈,i是他的宝宝。有一天妈妈带着宝宝去逛街,宝宝很调皮,被精彩的外面世界迷住了,悄悄地离开妈妈,结果迷路了。宝宝找不到妈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急得哭了。后来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妈妈,小i紧紧地抱着妈妈说,妈妈,我要永远和您在一起,再也不离开您了。”听了这个故事,学生们都知道整体认读音节不能分开拼,然后举一反三,自然记住了“chi shi ri zi ci si”。
四、活用教具,突破课堂教学难点。形象记忆是人脑中最能在深层次起作用的、最积极的、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一种记忆力。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容易在直接的视觉刺激下引起注意。在教学中,色彩鲜艳的插图,形象活泼的人物,能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每个拼音字母都配上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认真观察图画与字母的联系。充分利用课文中现成的插图、字母卡,教学时把新授的拼音与相对应的卡结合起来。必要时自制一些颜色鲜艳的图卡,以补充课本中现成教具的不足。如教学声母p,我问学生:“小朋友,洗完脸后,你是怎样泼水的?”出示制作好的图片和拼音卡片,边读,边做泼水的动作,“泼水泼水ppp”, 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高涨,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同样,在拼音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声母、韵母发音时正确的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b—d、p—q、ei—ie、ui—iu等是拼音教学中的难点。有许多学生分不清楚,经常出错。多媒体在这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如区分b—d时,可以设计马儿在沙漠上飞奔后留下的脚印以及马儿跑步时“得得”的音响效果,让学生在观看“d”型的马蹄印时,牢记“d”的字型,在听声音时记住“d”的的读音。学“b”时可以直接借助录音机,拉长天线显示“b”形,放出广播的声音感受“b”音;还可以用动画直接显示“6”慢慢变形为“b”,强调“像个6字bbb”,反之就是“d”。区分“ei—ie”时可设计字母“i”和“e”左右跳动,排队报数。谁在前面先报谁的“名字”,后面的那个字母的名字轻轻带过。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手段效果好很多。
审核:杨红林
编辑:潘彦文
校对:王姜龙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