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用生命的燃烧获得生命的成长
泾川县东街小学 李红芳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而那一本闪耀着英雄光辉的《红岩》,便是我们这个骄傲的民族光荣历史最有力的见证。
《红岩》不仅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革命党史,更是一座不朽的丰碑。它讲述了一批优秀的地下共产党员在山城重庆展开的一系列反国民党组织的斗争。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坚贞不屈的江姐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面对残酷的牢狱,许云峰鼓励大家:“共产党员越是关键的时刻,我们越要叫敌人知道,共产党人是不可动摇的。”面对罪恶的刑场,成岗用反绑的双手将背上的死囚标签扯下,喝令“从正面向我开枪……一个个英烈的鲜血,一次次吞噬着我的心脏。是谁坚定了共产党员不怕牺牲的气节?又是谁给了共产党员视死如归的力量?我明白,那是解救亿万同胞于水深火热的信念,那是共产主义必胜的炽热理想……
2019年的春节,新冠疫情将本该热闹过年的人们困在了家里。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给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带来了灾难,也给我们的国家带来了最大的考验!然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看到的是钟南山,李兰娟,陈薇,张文宏……一个个挺身而出的中国脊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战场的白衣天使,看到的是一份份大义凛然的坚定的请战书。就是他们,再次向我们证明:尽管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奔去,饱含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却永不湮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片充满热血与希望的泾州大地上,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烈士永远的沉睡在这里, 滔滔的泾水歌唱着英雄的壮举,幽幽的宫山诉说着英雄的功绩。那冰冷的衣冠冢下是革命永不褪色的红色火焰,是穿越时光依然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今天,一代代的泾川人始终秉承着这种精神,坚守在这片沃土上,缅怀先烈的崇高精神,传递英雄的强大力量。
作为一个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90后,从小到大,我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毫不夸张的说,尽管小时候常常听爷爷讲过去的红色故事,可我并没有从内心真正的体会到革命先烈的艰苦。值的庆幸的是,毕业工作后,我做了一名老师,曾经的我面对讲了一遍又一遍还是听不懂的孩子们失望过,也为苦口婆心劝说后依然不思悔改的孩子们生气过,更为孩子们差强人意的成绩愤怒过,在这条教育的路上来来回回的彷徨,也来来回回的犹豫过。但当我静下一颗浮躁的心,认真学习党史,认真学习了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女教师张桂梅的事迹后,我感到了无比的自责与愧疚。63岁的张桂梅虽身患顽疾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理想,为了帮助苦难家庭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摆脱贫困,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并用她瘦弱的身体撑起了1800名大山女娃的梦想,看着她那贴满膏药的手,我的眼泪再也止不住的流下来,一个行走在单薄人世间的苦难女人,什么都不图,什么都不要,她只愿让更多的孩子能读上书,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境界,又是一种怎样的坚强意志?当孩子们叫她张妈妈的时候,我想,她的身是累的,但心里肯定是比任何时候都甜的。这样的张老师,令人动容!这样的张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用自己的无私做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她仿若黑夜里的星光,让我找到命运的光芒。还有我的孩子们,他们调皮捣蛋,他们任性固执,但他们心存善良,心存感恩,他们那句稚嫩的“老师,您辛苦了”化解了所有的愁云迷雾。
孩子们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民族复兴的希望。而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灵魂影响着另一个灵魂,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在教育的围城中,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必须是自己的英雄,我们以身作则,用我们的行动来浇灌每一朵花的成长便是我们的永远的初心;我们挥洒热情,用我们的青春来守护每一朵花的绽放便是我们永远的使命。我们笑对人生,用生命的燃烧来获得生命的成长便是我们永远的理想信念!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王姜龙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