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师生关系紧张怎么办,来看看解决妙招!| 暑期教师成长记
民小编说
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有来自自身的,有来自学生的,有来自家长的,有来自同事的……面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教师如何站稳脚跟,有力出击?时值暑期,我们特别邀请于洁老师和一线教师沙龙成员们展开讨论,分析问题成因,提出破解对策。
暑期教师成长记,今天与您分享系列第二篇:师生关系紧张怎么办?
老师们,在班级教学过程中,你一定感受过学生的尊重和成长,也难免遇到很多问题和烦恼。下面的几种情况,你是否遇到过?
案例一:我被学生投诉了!
那是初一的期末考试复习阶段,有一天,我班语文老师给我发短信说,我班的小治投诉了我,好像是因为我管理班级太严格,不让他们看课外书,还没收了书。我恍然大悟,原来是有同学课堂上看小说,让我在窗外看到没收了。
想到这里,我的情绪从刚开始的紧张不安到松口气,继而是被误解的气愤,不让他们看这些书难道是我的错?越想越生气,真想一个电话打给小治的家长,让他们看看孩子都做了些什么!但,拿起手机的一瞬间,还是忍住了,我告诉自己不能冲动!我该怎么办?
案例二:他怒气冲冲
他是我班的问题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很强烈。他不喜欢在学校学习,上课不是睡觉就偷看玄幻小说或玩手机。我多次批评教育,也无济于事。一天晚上九点多钟,他在厕所抽烟被领导发现,我劈头盖脸地把他数落了一顿。第二天早上,我还怒气未消,责骂他:你是山里娃,难得有机会到县城里来学习,怎么一点也不懂得珍惜呢?就因这一句话,他怪我伤了自尊,眉毛一竖,差点夺门而出。幸亏办公室老师们拦住,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劝……
类似上述的师生矛盾,老师们也许并不陌生,我们时常会在师生关系问题上发生矛盾,这时,老师们究竟该怎么做?
心理学中有一个观点: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同样,在教育学中我们也可以讲:先处理好关系,再处理学习。在学校教育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关系。师生之间如果不能建立融洽的关系,就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情绪,进而影响教育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容忽视,教育学即关系学。
关系指人和人或人和事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师生关系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这种关系的好坏,与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同时,要处理好师生关系,关键还要靠老师。因为毕竟老师是一个成年人,思想成熟,阅历丰富,见多识广,情绪控制力强,而学生大多是未成年人,思想单纯,阅历较浅,容易情绪化,考虑事情不够全面。
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共同维持,共同进步,然而,教师作为管理者和教育者,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难免会和学生发生矛盾冲突。
师生矛盾的点在哪里,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我们又该如何避免或者说减少这些师生矛盾呢?
01
善于表扬,正向强化
面对学生上课走神时可以抓住某一点进行表扬,强化他做的好的行为,化批评为表扬,巧妙避免了师生矛盾。
02
及时肯定,坚持鼓励
要想处理好师生矛盾,时机很重要,既要善于观察,及时鼓励,又要多留意,善坚持,让孩子不断得到肯定。
03
有意示弱,赢得尊重
很多时候老师也是会犯错的,教师权威并不是镇住学生,而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从心底去尊敬老师。有时候,适当地示弱也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04
调整心态,允许试错
调整自己的心态很重要,尝试不同的方法,不要害怕犯错而一成不变。
05
提升自己,强大内心
在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之后会有底气,能用自己的实力说话,不会只在乎外在的权威。教师需要有能力、有信心,才能克服重重困难,让问题迎刃而解。
学生还处在未成熟的阶段,对待老师可能有时态度不好。教师应该放下心结,对学生保持一视同仁。
平和心态,冷静对待
当我们遇到学生用各种方式抵触我们时,一定要讲理智,冷静对待。针尖对麦芒,岂有不受伤之理。但面对出现的无理取闹,根据事情性质和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可能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为改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
辨明事因,机智应对
我们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学生问题时,冷静处理之后,一定要了解事情的真相,辨明前因后果,找到恰当的处理方法。学生无理取闹,可能是在家庭中受到了委屈,可能是老师误解了他,可能是同伴惹怒了他,也可能是找个辍学的理由,还有可能是青春期的叛逆。一定要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症结所在。
学高为师,提升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改善师生关系的润滑剂,优秀的老师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学会用知识武装自己,让学生被老师超高的学识和不懈的钻研精神所吸引。
行为世范,互相助力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生是老师的影子,学生看到老师的优点,必然愿意会学习模仿,变得优秀;学生看到老师的缺点,自然也有可能嗤之以鼻,厌恶学习。教师改变,学生改变;师生改变,教学效果改变。
亦师亦友,渡人渡己
教育学即关系学,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师生都感受到温馨和快乐。教师若能放下师道尊严,走进学生内心,改善与学生的相处方式,教育和管理的效果肯定会好一点的。
“堵”不如“疏”,运用恰当的方法,打开学生心结,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此,借用谢云老师的一句话:以自身为光,照一隅是一隅;以行动为径,走一程是一程。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