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夏日炎炎,风景这边独好
—–参加线上“2021年全国中小学阅读素养研究工作推进会暨新时代中小学图书馆创新建设学术交流会”后记
泾川县窑店镇中心小学 杨秋娟
七月的夏日,酷热难耐,但这就是一场修行,因为不经历盛夏三伏天的炙烤,我们就感受不到秋天的凉爽。7月29日—30日,又一场线上修行开启了。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发展中心关于举办2021年全国中小学阅读素养研究工作推进会暨新时代中小学图书馆创新建设学术交流会如期进行。
本次线上会议的主要内容:研讨面向未来的中小学智慧图书馆建设及应用;交流基于阅读素养提升的中小学阅读教育体系构建;研讨新时代阅读育人政策法规举措。7月29日全天主要进行的是中小学图书馆创新建设学术交流会。7月30日上午,主要进行全国中小学阅读素养研究工作推进会。本次线上培训级别高大上,高深的理论需要我反复咀嚼再咀嚼再吸收,典型案例需要我不断实践、反思再实践。我这个小小阅读领跑人彻底刷新了视野,汲取了新力量,正所谓收获颇丰,下面是我的培训后记,如有不妥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1.
思想上提升了高度
2013年,习总书记在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说到:“中华民族自古就把旅游和读书结合在一起,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书记还说:“人生的黄金时期在青年。青年时期学识基础厚实不厚实,影响甚至决定自己的一生。广大青年要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这是总书记对青年人的阅读期望。我们国家的教育是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是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所以我们教育现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这个大局下。学校开展阅读工作意义重大,尤其是人文素养教育十分关键。这次的培训,让我对阅读有了新认识,在这个得阅读者得高考,的阅读者得天下的时代,阅读的重要性已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作为教育领跑人,我们的职责已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阅读方法,带领孩子阅读。因为阅读工作政治站位很高的,所有的学校阅读活动,大到图书馆的建设,小到一本图书的选择,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从有利于立德树人这个主题的实现来考虑,并且有利于五育并举这个路径的实施。这样的阅读工作,才是第一位的。
2.
视野上扩大了广度
各位专家、教授的讲座高屋建瓴,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曹志祥主任对教育装备建设做了简单阐述:通过装备中心的传递,把一些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好的阅读图书,好的实验的方法和思想通过教育者的传递,传递给中小学校老师们和学生们。这是一个桥梁的作用,通过这个中心把它建立起来。当然没有思想指导没有理论装备是没有生命的。理论装备必须依靠一些列活动、一系列路径为载体推动读书工作的开展。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性建设,是阅读素养、高质量课程教学必备的基本条件。需要创新性改革建设,必须优先发展,担起时代责任。由此可见,创建新时代学校图书馆势在必行。
国家图书馆馆员与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副主任汤更生和田苗两人做了《以教育的名义回归—共建阅读教育生态圈》讲座。用他们的深切体会告诉大家教育是图书馆生长之根,整场讲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我们教育人要从传承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图书馆。汤主任主张知行合一的阅读,也就是兴趣引导下的研究性、体验性、探索性、创造性阅读。多维拓展的阅读,就是由一个艺术作品引发的一本书的阅读。如学生看完《丁丁历险记》电影后,进行一个图书展(阅读丁丁历险记《蓝莲花》);一场绘本讲座(阅读绘本《丁丁历险记》);一场首映式(阅读丁丁历险记《独角兽号的秘密》);一次动漫电影艺术沙龙(阅读漫画《丁丁历险记》)。要共建阅读教育生态圈,就要树立系统观念,积极参与构建家校社。充分调动社会公共资源服务中小学阅读素养教育,联合图书馆、妇联等建设校外学生阅读空间、学习中心、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服务站点等,形成协同育人共同体。圆桌论坛:以育人价值引领图书馆创新建设与应用。五位教育专家就图书馆创新建设与应用中的棘手问题、困惑一一做了详细解答。最后他们憧憬了未来的图书馆:是孩子眺望世界的最佳窗口;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孩子没有作业的时候,最向往的两个地方,一个是田径场,一个是图书馆;不仅是知识、学习、共享的空间,更是知识创新的空间;学生学习的中心,更是社区文化的中心,建在学校大门口。这是多么美好的未来教育啊!
3.
探索上触及了深度
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根柱教授做了《中小学校园图书应用升级路径及关键问题》,主要围绕阅读教育的相关体系研究;图书馆育人功能定位;中小学图书馆空间规划研究;中小学图书馆应用管理提升领域;图书馆课程开展的相关建议五方面的问题。李教授的讲座让我理清了阅读与阅读教育的概念,阅读教育不等于书香校园,还有阅读理解、阅读素养、阅读能力、阅读策略、阅读课程、阅读活动、分级阅读、全科阅读的概念。阅读概念的变化,导致对阅读目标及评价体系发生了转变。阅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场景、多个环节。阅读教育的活动目标应该这样设置:激发阅读兴趣、学会阅读、用阅读学习、塑造学生必备品格。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赵士英做了《全阅读育人,高质量发展—新时代全阅读教育的理论构建》讲座。他讲到新时代全阅读教育建立的两大动因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好生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校要积极配合落实国家《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促进阅读素养和阅读教育高质量发展。阅读课程要进一步综合化、生活化,实践价值取向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家园家校共育。纵观当前儿童阅读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阅读观念陈旧,混淆阅读与阅读教育;满足开卷、多读、背诵;阅读结构单一,偏重文学与科普阅读;严重忽视阅读策略教育和阅读思维发展;阅读碎片化,电子屏幕的潜在,回归纸质;阅读质量评价检测陈旧,阅读质量面临挑战。总的来说,就是有阅读无教育。那么解决全阅读教育整体方案就是这五个抓手:为什么读(阅读目的多样,进行阅读目的教育);读什么(阅读结构、多样文本、阅读经典、分级阅读);怎么读(掌握阅读策略,发展阅读思维,提升阅读能力);读的怎么样(阅读质量评价与监测);阅读成果运用(阅读的效能,解决问题,发现创造)。在这个过程中,阅读兴趣、态度和好习惯一直要贯穿始终,从为理解而阅读过渡到为应用而阅读。
4.
实践上加大了力度
南通市紫琅湖实验学校周仕建校长做了《新建学校图书馆创新性建设与应用提升》分享交流。他们学校树立了以“创新、仁乐、共进、融合”办学理念。以“潜心培育具有健全全人格和创新素养的时代新人”育人目标,也就是将学生培育成有真爱、有智慧、有创新、会感恩、会合作、会探索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让人震惊的是一所新校的崛起如此神奇!学校的图书馆管理体系是智能化应用,管理员管理员的工作站、盘点系统让图书馆工作轻松、高效。学生和老师使用攀登阅读平台,支撑阅读的教学和自主阅读。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党委书记姚友明做了《全媒赋能教育,阅读启智未来》讲座,他讲到要使阅读启智未来,就必须提高站位,树立全媒阅读工作意识,打造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环境;因地制宜,构建全媒阅读资源体系;多元协同,提升全媒阅读应用水平。两位校长的分享是我们学校创新图书室建设,打造书香校园学习、借鉴、参考的标尺。今后我们学校的阅读工作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是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价值引领。我们的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小必须具有法律意识,尤其是宪法意识,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爱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精神,有实现能力这样的时代新人。当然学校还要要充分发挥图书室服务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提升图书室在教育教学中的支撑作用。阅读、写作讲求目的性和情境性,与时俱进地发展学生的读写观,有利于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人文素养。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是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那么就是我们育人目标的实现。
如果说我过去在阅读方面做了一点点尝试,那么通过这次培训,我今后会将继续推动学生人文素养,健康学生另一半的生命作为我的奋斗目标而马不停蹄地努力,力争做一名更加合格的阅读领跑人。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教育使命。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潘彦文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