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论“教学游戏化”和“游戏教学化”
泾川县第五幼儿园 周小燕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逐渐深化改革,幼儿游戏化教育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从现代幼儿基础教学理念来看,游戏与教学相结合是完善幼儿教育体系的重要途径,在文化教育中融入游戏,在游戏活动中融入知识,能够有效健全幼儿的基础认知架构,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学游戏化;游戏教学化;
01
“教学游戏化”的特征及含义
“教学游戏化”主要指老师要在幼儿的基础文化教育中融入游戏内容,课堂组织形态要与幼儿的个性相吻合,能够结合幼儿个性以游戏形式展现出来。例如,老师给幼儿讲解《小蝌蚪找妈妈》故事时,为了加深幼儿的理解,老师可以扮演成青蛙妈妈,让幼儿扮演成小蝌蚪,通过模拟故事中的情节,以游戏的方式将故事情节直观呈现在幼儿面前,加深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02
“游戏教学化”的特征及含义
“游戏教学化”与“教学游戏化”的组织形式截然相反,是在幼儿做游戏的环节中将基础知识和生活常识融入到幼儿的游戏环节当中。例如,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以成语接龙的形式来衡量一个人的语文水平,而幼儿年龄较小,成语认知有限,不适用于成语接龙的形式来培养其语言意识。这时,老师可以选择戴头饰按“我做你说或我说你做”的方法来鼓励幼儿做游戏,以这种语文基础知识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来拓展幼儿的知识视野,促进幼儿形成完善的语言意识。
03
促进“教学游戏化”和“游戏教学化”的主要途径
(一) 设置教学情境。
在幼儿园教学中, 要想促进教学游戏化就要设置游戏化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室内外的地面、墙面和空间构成一个环境系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保障幼儿全面系统地接受环境信息。例如:以发展幼儿弹跳力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以参观动物园为主线的有趣的游戏场景,通过生动的语言来调动幼儿的想象思维,让幼儿创造性的模仿各种小动物,然后让幼儿在喜欢的音乐伴奏下开始热身,这时老师要注重对幼儿的鼓励,以此来激发幼儿的自信心。
(二) 选择合理的教学形式。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形式,采取幼儿主观能动性相一致的教学策略来完成游戏教学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游戏与教学有机融合,相互渗透,真正体现出游戏与学习的价值。此外,在游戏活动中,教师既要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对幼儿进行观察和评价,也要逐步使自己脱离管理者的角色,逐渐成为幼儿的服务者和领导者,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三) 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
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要促进游戏教学化,就要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我国著名教育学家竺可桢先生曾说:“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只有在游戏中培养小孩子,小孩子才能有个性的成长。”在游戏中,老师应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选择的自主权,尊重幼儿的想法, 幼儿想怎么玩儿就鼓励幼儿怎么玩。老师可以选择与幼儿一起做游戏,组织幼儿进行游戏等。在组织幼儿游戏时,要用心了解幼儿的想法,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幼儿,不要轻易打断幼儿的游戏,更不能以自己的方式组织幼儿进行游戏,这样会不同程度剥夺幼儿游戏的自主权。游戏只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与玩具发生互动,才能使活动的方式具有灵活性,真正体现出游戏教学化的特征。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要想健全幼儿的认知模式,激发幼儿的想象精神就要以“游戏教学化”和“教学游戏化”的教育策略加强对幼儿的组织引导,一方面要设置游戏情境,在游戏教学中穿插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课堂教学要以游戏化情境呈现出来,表现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活化,鼓励幼儿参与其中,以此来提高幼儿的综合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晓燕。立足课程本位体现幼儿教育的游戏化精神[J].文学教育 (下) , 2017 (10) .
[2]郭雪芳。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J].才智, 2017 (26) .
[3]杨茹。以小班活动“水果乐园”为例谈“教学游戏化”[J].当代学前教育, 2016 (04)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付 荣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