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让科学常识融入幼儿的保教生活
泾川县幼儿园 吕彩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愿望;建立初步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纲要》的这一要求,明确了幼儿园科学教育要回归生活,让科学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基于这一要求,我尝试在幼儿保教生活中融入科学常识,让孩子们从生活中学习科学知识,取得了较好的保教效果。
一、积极创设有利于幼儿探索新知识的良好氛围。
幼儿的科学兴趣是在周围的环境中产生,也是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生成的。为此,我在幼儿保教生活中,特别注重常设学科学、爱科学好氛围和环境。
1.在组织孩子们开展春游和户外活动时,特别注意引导孩子们观察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变化万千,幼儿园内种上了各种四季变化明显的树木、花草、、鸟语花香、园林、种子等等,这些都是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最好的课堂,同时也是幼儿科学教育最充分、最直观、最生动的材料。
2.设置有趣的“科学发现室”,为幼儿创造了探究科学的小天地。我园有各类活动室,我们布置成五个区域:陶艺坊、纸艺坊、植物区(利用靠窗的内走廊,种植各种生长周期短的植物、)、拼装区(这四个区域主要供幼儿动手操作、试验和探索。陶艺坊的设立,对于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的求知欲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操作,幼儿的观察、思考、比较、推理、判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展。
3.老师们注意给予幼儿一个宽松和谐、有安全感、能大胆尝试探索的心理环境。在每天保教生活的每个环节里,我特别注意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活动与探索空间,不过分干扰和限制孩子们的行为,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孩子们拥有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幼儿的心情才能轻松愉快、无压抑感。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活动,才可能真正大胆尝试、探索、发现和创造。
4.组织幼儿参加如科学活动,比如认识水、土、植物的关系,我让幼儿自由分组,5人一组,有人记录,有人操作,有人做实验,共同讨论和思考,在互助的过程中,幼儿合作、沟通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主动关注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
幼儿的兴趣即时而生,我们要有足够的教育敏感去捕捉这些兴趣,然后从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出发,寻找能促进孩子能力发展的切入点。在保教实践中,我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偶发性探索活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会对突然发生的某一自然科学现象、自然物或奇特的科技产品和情景产生好奇,导致自发的投入科学探索活动。比如有一天,我们班一个孩子发现了蚂蚁,然后引来许多孩子聚在一起,追着小蚂蚁观察上十几分钟,他们会在议论 “两只蚂蚁碰头了”等等,这些偶发性的探索活动,我们随处可见,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进行悉心引导。
2.设计生成性探索活动。在体育游戏中,孩子们特别喜欢玩像“吹泡泡”、“踩影子”、“赛风车”等游戏,保教生活中往往注重其趣味性,而忽视其科学性。殊不知,这些游戏除了好玩外,还蕴藏着一定的科学知识。大班的老师们发现了孩子的兴趣后,专门在区角活动中为幼儿提供肥皂水、吸管和各种形状的铁丝筐吹泡泡,让幼儿边吹边观察泡泡的形状、颜色,使幼儿产生疑问:泡泡为啥都是圆的?泡泡为啥有颜色?然后老师根据幼儿的疑问开展小实验,边游戏边研究,使幼儿逐渐从日常生活存在的现象中理解了初级科学概念和科学原理。
3.观察幼儿日常生活。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之间相互讨论起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听到、遇到或经历过的事。这些就是他们与材料、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孩子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判断往往显得比较局限,而且常常因某一种偶然的因素转移注意力。所以,我们老师就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经验基础,会发现、会引导,维持幼儿的兴趣,深化他们的话题,不断引发他们的探究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
三、优化整合幼儿生活周围的科学教育内容。
在科学教育内容选择上,我们应该结合幼儿实际生活,为实现目标服务。
1.融游戏活动于做做学学。幼儿生活中也接触了许多轻便、易操作及高效用的科技产品,我们从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中选择,结合做做玩玩的游戏活动来进行科技启蒙教育,做到既玩、又做、又品尝,使孩子乐在其中。如让孩子们参与“炸果汁”等活动就十分受孩子欢迎。“在“榨果汁”活动中,通过对比不同工具、机器的榨汁、磨浆效果,使幼儿亲身体验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革,感知食物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激发幼儿设计理想的生活用品的意识。
2.创设有趣的科学活动情景。有趣的科学游戏情景,可以引起幼儿主动探索的兴趣。幼儿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心理具有不稳定性。比如绘本阅读体验、儿歌传唱等就能让幼儿凭借语言活动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操作技能的发展。比如:科学故事“曹冲称象”、“谁丢了尾巴”、“小水滴旅行记”等,歌曲“小树叶”,绘画“美丽的秋天”、“会变的颜色”,手工“晴雨花”、“玩纸桥”、“制作花色蛋糕”等。这些活动能使幼儿体验美感受美,同时萌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接受科学信息,体会科学精神,对幼儿科学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对孩子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我们幼儿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将科学启蒙教育融入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通过感受生活来逐步积累粗浅的科学概念,了解一些最简单的科学方法,获得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科学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一些优秀品质:尊重科学、勇于探索、乐于创新以及好奇探究的热情。
审核:杨红林
编辑:王姜龙
校对:袁会云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