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赴天津武清区杨村十小“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教研活动”有感
太平镇黑河小学 李龙
2021年6月17日在武清杨村六小安排下,我们天津跟岗培训的九名小学组老师和杨村六小的老师赴杨村十小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观看了杨村六小的范正丽老师的思政示范课《灿若繁星的古代科技巨人》,第二部分为杨村第七小学范帅老师和杨村八小王雅琼两位老师的思政课说课活动。
范正丽老师的思政课在导入环节出示了几个天体行星,通过对这几个天体行星的命名来源追述古代几个科学家,如祖冲之、张恒、李时珍、鲁班等,并通过视屏讲述,和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及课堂情景再现、鲁班锁的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以上科学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体会古代大家的聪明才智。在课堂探究环节范老师以古代科学家为契机有效衔接到我们所熟知的现代科学家,如面临新冠疫情奔赴在抗疫第一线的张伯伦、李兰娟、终南山等院士。学生在课堂上讲英雄故事,听英雄故事,生活中学做小英雄,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建立深厚的爱国情怀。
范帅老师的说课内容是一年级的思政课《在队旗下前进》,在本节课中范老师通过“摸一摸”“说感受”等活动让一年级小学生学生认识队旗,了解WWH模式既(什么是少先队员,为什么加入少先队,少先队应该怎么做),举行“我心中的少先队员”主题队会活动,让已入队的学生说一说,未入队的学生说一说,小组讨论交流汇报。通过这一系列的少先队活动,让队员们体会到作为少先队员的自豪感,利用少先队员的一言一行树立榜样,激励同学们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培养学生敢于争先的精神。
王雅琼老师的说课内容是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中第三课《中国有了共产党》中的第三个话题《红军不怕远征难》。本节课范老师以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为切入点,通过短视频播放,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近那群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忍受着寒冷饥饿,却能爬过白雪皑皑的雪山,走过泥泞不堪的沼泽之地,以千军万马的气势度过令敌胆寒的铁索寒桥。王老师二万五千里长征分为两大部分来讲,前半部分为遵义会议之前,红军战士浴血奋战,但却连连陷入到敌人的包围之中,损失惨重。后半部分为遵义会议之后,毛主席成为了中央红军的主要领导人,运筹帷幄,领导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住堵截,使中国革命从此走向胜利之路。王老师通过对比的方式巧妙的展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最后王老师以一首古诗《红军不怕远征难》结束本堂课。本节思政课说课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红军在长征中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也使学生养成敬仰、爱戴的革命前辈的情感,激发学生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努力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本次教研活动让自己收获累累,听完三位老师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录像课、说课,我的心中仿佛有一盏火炬在燃烧,在以后的思政课教学设计及课堂中,我会做到:以思为关键,政为重点,课为依托。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始终装有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的思想高度,以此为轴心,精心设计适宜小学学段的课程模式,以教材为依据,整合教材与地域资源,凸显教材价值取向,润物细无声,把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里;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作为学为人师的表率,成为让学生喜爱的人。同时让民族心,家国情,如春风屡屡拂过稚嫩心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优秀中华文化、家国情怀真正入脑入心。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潘彦文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