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家长进课堂,快乐共成长
第六幼儿园 张鸣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因此,家长工作便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进课堂”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家长进课堂”活动的开展,实际是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把家长请进幼儿园,担任老师的角色,给幼儿上课,组织幼儿游戏,是一种全新的家园共育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家园互助方式。家长助教活动是幼儿园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形成家园共育的主要实践活动之一。可以使幼儿接触和学习到家长工作和研究领域的很多专业知识、丰富孩子们的生活、开阔幼儿的眼界、拓宽幼儿的思维。“家长进课堂”活动可以利用家长的不同身份和优势来弥补幼儿教师自身的短板,比如:家长职业不同,有的是医生、警察,有的是护士、消防员等,家长可以用自身职业特点带给幼儿相关知识和不同体验。还有的家长擅长烹饪、手工、制作等,也可以带给幼儿不同的欢乐体验。
家长进课堂,不管在家长方面还是在孩子、老师方面都是一种互补与促进。“爸爸妈妈也能成为好老师!”这一理念一旦在家长的实际教育中形成,那么,它对家长们日后从容自信地面对家庭教育,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此外,家长走进了课堂,使幼儿惊奇地发现,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此能干。在幼儿重新认识爸爸妈妈的心理过程中,不仅有对爸爸妈妈的亲情,更多的是一份尊敬与依恋。
幼儿的心理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家人的入园参与令他们增加了更多安全感,也在幼儿心里多了更多的期盼,他们会好奇地问: 我的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来“家长进课堂”呢?今天是我的爸爸妈妈来吗?
家长们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和爱好特长,及时与老师沟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交通安全、音乐游戏、体育活动等等,对促进幼儿语言、动作、交往能力等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家长们也会惊奇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当老师。因为他们需要参与到活动中,用自有知识或新学习的知识传授给幼儿,这对家长本身也是一种知识的扩充,不仅可以体验当老师的快乐与艰辛,还能与孩子零距离接触、沟通,更好的树立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亲、可敬形象。
邀请家长朋友来园助教的活动,不仅让家长认识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也更加理解、支持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使幼儿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拉近了孩子、老师、家长心灵的距离。
保教互动、师幼互动、幼儿互动、家园互动融合在看似自然而质朴的每一个教育细节中,形成“家庭–幼儿园–社会”一体化。
审核:杨红林
编辑:付荣
校对:王姜龙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