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泾川县绿化植被调查报告
泾川县第三中学 吴小龙 袁昊
城市绿化不仅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憩和人居环境,而且绿化植被及景观有利于改善城区部分小气候,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市民的身心健康。绿化植被作为绿化的重要因素,更为人们识别和观察植物提供素材,同时能让非专业人士了解植物并保护植物,爱护环境。为了解城区现有的绿化植物现状,对县城绿化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目的再于探清绿化植物种类、观赏价值等,为城区绿化植被的合理配置利用提供研究和应用基础。
一、调查地概况
泾川县位于甘肃东部、陕甘交界处,因地处泾河川腹地而得名。全县辖14个乡镇,215个行政村,总面积1409.3平方公里,总人口35.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7万人。总耕地面积67.4万亩,人均耕地2.1亩。自然条件优越,境内海拔930-1460米,年均日照2274小时,平均气温10.4℃,年均降雨量555毫米,相对湿度69%,无霜期174天,是国家农业部划定的全国优质苹果最佳适生区。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该研究区域位于泾川县城区,主要包括泾河北岸和南岸的城区范围。采用普查法利用AR技术,实地观察并详细记录城区范围内各绿化植被的生长情况、种类及数量等。
三、结果与分析
(一)绿化植被形态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泾川县城区现有绿化植被50科,76属,98种(详见附件4,附件5),基本为常用绿化植物。从植物形态来看,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占比不同。其中乔木、灌木占比例较大,藤本所占比重最小(图 1)。乔木有44种,占绿化植被总种数的44.9%,灌木有34种,占绿化植被总种数的34.7%,草本有19种,占绿化植被总数的19.4%,藤本数量最少,仅占1%。
(二)绿化植被空间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泾川县城区62处调查点,绿化植被种类的空间差异较大(图2)。其中,王母宫景区有44种,植被种类最丰富;中医院有33种,其中几种属于特有的,如杜仲、灰莉、荚蒾、红瑞木;世纪花园C区32种,大云寺和体育场有32种,最少的仅有1种,出现在文体路,整体上绿化植被的的空间差异大,而且新城区的绿化植被比老城区要丰富。
(三)绿化植被科类差异
通过对泾川县62处绿化植被的调查发现,泾川县绿化植被有蔷薇科、豆科、木犀科、松科、柏科、小檗科等50科,科类比较丰富(图3),其中以蔷薇科为主,有16种(包括022、026、028、032、044、052、054、058、062、069、077、078、082、086、094、098),其次是豆科9种,木犀科7种,松科5种,其余科目植被种类比较少,整体而言,植被科类的数量差异较大。
(四)绿化植被频次差异
通过调查,汇总数据发现,泾川县绿化植被不仅种类丰富,而且不同种类出现的频次也有明显的差异(如图4、图5),其中紫叶李出现频次最高,达46次,其次国槐出现了44次,卫矛出现了43次,而频次最少的属于毛泡桐、菊花、金边黄杨、荚蒾、灰莉、黄栌、红叶石楠、红瑞木、费菜、杜仲、吊竹梅、蔷薇、一串红、绣球小冠花,仅仅出现了1次。整体而言不同种类的绿化植被出现的频次差异显著。
(5) 结果分析
通过对泾川县绿化植被的调查和资料分析,鉴定出现的植物种类有 98 种,基本为常用绿化植物。从植物形态来看,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占比不同。其中乔木、灌木占比例较大,藤本所占比重最小(图 1)。乔木有44种,占绿化植被总种数的44.9%,灌木有34种,占绿化植被总种数的34.7%,草本有19种,占绿化植被总数的19.4%,藤本数量最少,仅占1%。
通过对泾川县绿化植被的景观分析,发现此区域内植物群落的层次为三层。乔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基本采用自然式设计,营造了简洁、流畅的景观效果。大多为落叶植物,植被季相变化大,但是除过春季,其他季节缺少景观变化性,尤其冬季色调更加单一。生长状况方面,大部分植物生长良好,少数植物有病虫害现象,另有一部分植物由于被大乔木遮挡或由于其他原因缺乏日照,因而长势差,生长缓慢甚至濒临枯死,还有部分处于未修剪状态,管理较少,从而影响正常的道路通行。
四、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由于城市绿化建设的迅猛发展,通过大量引进外来绿化苗木,极大丰富了泾川县绿化植物种类,促进了绿化水平的提高。但由于对植物的分布区域、生长习性不了解,引种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也引起了不少的问题,如外来生物入侵和长势不良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一)存在问题1.种类多,特色不明显
虽然泾川县城市绿化应用植物种类有98种,但是常见的种类仅有国槐、悬铃木、五角枫、雪松、圆柏、侧柏、樱花、紫叶李等多,占总种植数量的10%“不到。城市主要干道景观比较单调,而且受各种市政施工的影响,成活率低,长势一般,导致大树、古树少,没有形成特色,缺乏一路一景的标识性景观。2.乡士资源丰富,但利用不足 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泾川县70%以上绿地仅由35种植物组成,其中乡土植物只占48%左右。而泾川县具有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但大部分种类处于资源发掘、引种观察阶段,绿化应用较少。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在绿化建设中,与外来植物相比,乡土植物适应性高,维护费用低,在体现地方特色和维持城市生态安全等方面均具有独特的优势。
3.绿化植物群落结构不合理
乔木、灌木、藤本和花卉相结合的群落结构,不仅会增加城市绿量,而且还能提升了景观质量和生态效益。泾川县绿化植物群落结构较为简单,未能充分合理利用空间。群落结构的季相变化不明显,致使整体景观效果显得平淡无趣。绿篱植物的应用都以黄杨、小檗、女贞为主,面积较大,缺乏艺术性的配置,造型简单,表现出千篇一律的面貌,不仅降低了景观的可观赏性,而且也降低了生物群落的稳定性。
4.绿化植被管理养护水平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绿化植物造型单一,并且看到一些长势不好的植物、缺乏修剪的植物形态等影响绿化景观效果的现象。花园中的球类灌木造型简单,经年不变,应该加强对园林工人造型技术的培训,修剪出变化多样的造型。同时花园中可以将适宜造型的小乔木修剪出优美的冠型,提高园林整体景观质量。
5.绿化植被管理设计理念较陈旧
泾川县绿化设计的理念有些陈旧,从整体就能看出设计的时间距现代较久。其中的植被配置没有充分注重各植物的生态要求,在配置上也没有特别注重生态最大化要求,很多植物配置简单且层次太少。绿化植物种类数量上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垂直立体绿化的藤本植物种类少,品种单一,水景绿化的水生植物种类也较少。而且城市局部单一树种过于集中,缺乏立体配置模式,易发生一定的病虫害。植物造景,单一无特色,大部分的小区绿化,都好像是在模仿。
此外,绿化建设存在缺乏更深的文化品位,难觅历史脉搏,市民对绿化植被所知甚少,只知其形,不知其名。
(二)建议
1.重视乡土树种特别是野草野花的应用
近年,城市绿化材料偏向使用外来物种、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园艺栽培植物,忽视本气候带野生植物资源的引种和驯化。2.创造泾川地方特色绿化文化。
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背景或特定的周边环境,绿化也应体现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特色,不同树种的选择,不同植物的造型,都能创造出不同的文化,泾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人们应将这些文化理念应用于景观设计中,这样的城市才有泾川的风格,泾川的历史文化。3.做好绿化管理
城市是生活、工作的场所,创造优美的绿化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必须进一步提高绿化养护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推动城市绿化管理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才能满市民对户外生活空间的追求,实现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绿化一定要加强绿化管理,对现有树种要做到有效防治病虫害,对出现的枯枝要做到及时的修建。保持绿化土壤的清洁,加强对需要特别养护的树种的后期管理。做好爱绿、护绿的宣传工作,提升市民素质,减少对花园植物的伤害和毁坏。
4.科学合理做好引种工作
对新优植物的引种,一定要充分的论证,不能盲目引进,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给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的危害。丰富绿化植植被多样性和景观内容,丰富植物群落结构,使植物群落向多层次、立体化方向发展。
5.改变设计理念
按照绿化植被的生态习性和绿化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被,以发挥他们的功能和观赏特性。在绿化植被配置上,一方面要考虑各种植被之间的相互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 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体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绿化意境,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绿化植被与他环境要素的配合,运用艺术性的手法营造出自然的绿化景观,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审核:杨红林
编辑:付荣
校对:潘彦文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