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教师随笔】高振涛:浅谈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浅谈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


【教师随笔】高振涛:浅谈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泾川县第四幼儿园   高振涛

【教师随笔】高振涛:浅谈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害。可见好习惯的重要性。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较强,而且因为他们刚换了环境,走出了家人的包围圈,对周围一切都是陌生、新奇的。这是我们对他们进行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笔者结合自己所在幼儿园的工作实际,就教师有效组织幼儿餐前、餐中及餐后等进餐环节入笔,重点就教师如何在进餐环节中养成幼儿良好进餐习惯进行了阐述。

在进餐环节中养成幼儿以上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教师随笔】高振涛:浅谈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一、在督促幼儿做好各项餐前准备的过程中,养成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1.养成餐前洗手的好习惯

幼儿进餐前,首先要洗干净小手。洗手主要是让小朋友们掌握洗手的顺序和洗手后要保持手部的干净。在《小手真干净》这个主题活动中,教师就教会了幼儿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方法。但幼儿在实际洗手过程中,并不会自觉地按照教师教的那么做,因此, 教师还需要在日常督促的同时,经常教育和提醒幼儿。通过教洗手儿歌:“两个好朋友,手碰手,你背背我,我背背你,来了一只小螃蟹,小螃蟹,举起两只大钳子,大钳子,我跟螃蟹点点头,点点头,螃蟹跟我握握手、握握手”,让幼儿对洗手产生了兴趣,并熟悉洗手的方法和要求,主动到水龙头下实践,幼儿边念儿歌边洗手,幼儿既富有童趣又避免了洗手爱玩水的小毛病,小手洗得干净,衣服、袖子没有弄湿的幼儿,还会得到老师的小红花,幼儿从此爱上了洗手。

2.营造良好的用餐氛围

让幼儿在良好情绪下用餐,就需要营造良好的用餐环境。在就餐前放一段轻松缓和的音乐,平复幼儿的情绪。幼儿还处在直觉思维的阶段,他们容易受具体事物的直接影响,同时孩子都非常喜欢模仿老师。针对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一是教师应该避免餐前、餐后批评孩子;二是教师可利用保育老师为幼儿分发饭菜的这小段时间,激发幼儿对食物的欲望。用夸张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自己对这个菜的喜欢。孩子受老师的影响从而爱上自己不喜欢吃的菜,不知不觉中改掉偏食、挑食的毛病。

【教师随笔】高振涛:浅谈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二、在有效组织幼儿进餐的过程中,养成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1.循循善诱,教会幼儿正确使用小勺

小班不会拿勺吃饭的幼儿占50%以上,这样的问题在幼儿所有进餐的问题中是最好解决的。幼儿在成人过度的疼爱中被剥夺了学习、锻炼自己拿勺吃饭的机会,虽然幼儿动作协调性不太好,但幼儿非常乐意学习和锻炼自己拿勺吃饭。一位叫高子涵的小朋友,因为年龄偏小一点,家人照顾得比较全面,第一次吃饭,他就没法拿的,又想吃,就用手来抓,用嘴来咬。老师告诉她幼儿园的小朋友要自己吃饭,并教她怎样拿勺吃饭,自己练习了一会儿,很快就掌握了这一技能,发现自己可以拿勺吃饭了,她很开心。

2.角色游戏

小班孩子最喜欢玩娃娃家游戏,并且很喜欢扮演成人照顾娃娃。于是,教师可以设计“喂娃娃吃饭”的游戏,让孩子体验喂娃娃吃饭时的感受。边喂边念儿歌:小宝宝,来来来,张开嘴,吃一口,一勺饭,一勺菜,嚼一嚼,往下咽。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像在游戏时喂娃娃吃饭那样,自己吃饭了,不知不觉中也加快了进餐的速度。

3.趣味故事

为了纠正一些孩子自己不吃或者不会吃饭,要等着老师喂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孩子们讲述《宝宝吃饭》的故事:小熊过生日请小伙伴们来家中做客,小伙伴们可热情了,端来了饮料,拿来了生日蛋糕,朋友们吃得很开心,宝宝着急了,因为他在家都是妈妈喂的,现在吃得东西都快要被吃光了,妈妈又不在,怎么办?宝宝想了想,就拿起小勺小碗,开始自己试着吃饭,宝宝觉得自己吃饭挺有意思,他说:“以后不要妈妈喂饭了 ,我自己吃”。让孩子从故事里感受自己吃饭的乐趣,从而纠正等妈妈喂饭的毛病。

4.耐心引导,打消幼儿依赖的心理

班上常常有这样的幼儿,会吃但不愿自己动手吃。午餐时经常会有这样的镜头:班里的贝贝小朋友,手臂挂在椅子两边,手不拿勺也不扶碗,依赖心理和习惯性让他在这里等待着老师来喂。你喂他,嘴张得老大,一吃一大口,不喂就坐那里看这看那。应该说这类孩子很聪明,他很能掌握成人的心理:我不吃你会看不下去,你会担心我挨饿,你最终会来喂我。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班级老师的教育要一致性:坚持动嘴不动手。坐在旁边多提醒,还可通过游戏化的语言鼓励,如:看看谁最棒,能往大山洞里送东西;比比谁的小手最能干,能喂自己吃饭等。但是,坚决不能喂。久而久之,他就会自己动手吃饭的。

5.公共垃圾盘

幼儿用餐时,往往吃的是一片狼藉。这时,保育老师会在每个桌子上放一个公共垃圾盘,引导幼儿将掉在桌上的饭菜捡到垃圾盘中。在进餐姿势上,要注意提醒幼儿胸脯贴着桌子,手扶着碗,别让饭“跑” 到桌子下面去,这样,也可以帮助幼儿减少掉饭菜的现象,拒绝浪费,光盘行动。

6.巩固保持,奖励肯定

点滴的进步来之不易,教师要及时发现、及时肯定和表扬,帮助孩子保持住进步。“爱表扬”、“好表现”是幼儿的共性,给予幼儿一些言语上、物质上和行动上的奖励,不但会让他的好习惯养成,还会让他更自信。奖励贴是他们的最爱,是最好的物质奖励。在一日活动中,因为孩子进餐表现好,教师多给他们一些在活动中的表现机会或者优先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会更加增强他们克服挑食、偏食等不良进餐习惯的信心。

【教师随笔】高振涛:浅谈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三、在有序组织餐后整理活动的同时,养成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生活中,凡幼儿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们自己做。家庭教育中“娇生惯养”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那收拾餐具、擦嘴、擦手这些幼儿自己能做的事就应该自己做,这也是培养自我服务的机会。幼儿进餐后,教师要督促幼儿收拾整理自己的餐具、桌、椅,自己拿毛巾洗脸、擦手,自己去盟洗室用温开水漱口。养成幼儿这些餐后好习惯,教师首先要教会幼儿这些“自我服务”项目的方法,其次是在幼儿实践操作中:严要求、多督促、细检查、勤示范,久而久之, 幼儿就会自动地做好餐后这些自我服务的工作,良好的餐后习惯就养成了。

【教师随笔】高振涛:浅谈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四、家园协同一致, 形成教育合力,巩固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园协同一致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施加教育影响。家长需要做好的有:首先,家长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起好榜样作用。其次,配合教师,在家严格要求孩子保持良好的进餐习惯,培养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能力,不可边吃边玩。家庭成员都共同遵守餐桌规矩,例如在吃饭前,可引导孩子关注一下谁还没坐到餐桌边,让孩子感受到用餐必须是在餐桌上做的事,不可随便走动。再次,为孩子准备适宜的饭菜,调动孩子的食欲。做菜时尽量将菜切得粗细均匀适宜,以免儿童进食时挑来捡去,给孩子做饭应多花心思,除了合理搭配餐点外,发挥想象力,例如把食物拼成孩子喜欢的造型或卡通图案,以此来刺激儿童的胃口,减少孩子的挑食现象。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时期的进餐教育,以小班为重点,逐渐形成相应的常规。而在中班则是巩固常规。到了大班时,就应该转化到自觉的行为了。我们希望每一个常规不是孩子的束缚,而是孩子在集体环境中形成的自觉行为,最终为其一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随笔】高振涛:浅谈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审核:杨红林

编辑:付荣

校对:潘彦文 袁会云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教师随笔】高振涛:浅谈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教师随笔】高振涛:浅谈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微信平台:jcjy1662  

【教师随笔】高振涛:浅谈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教师随笔】高振涛:浅谈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创造好教研【教师随笔】高振涛:浅谈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幼师课件网第12张图片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教师随笔】高振涛:浅谈幼儿用餐习惯的培养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