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泾川县第五幼儿园 周一兰
在我们的生活中要使用很多的物质材料,同时也要丢弃很多的物质材料,这是一个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平时我们路过一些垃圾箱,可以见到“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等字样的垃圾箱。关于可回收废旧物质的继续开发利用,继续体现出它们的价值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永恒话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农村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的各种资源开展游戏活动,进行多方面的探索”。那么,在幼儿园我们该如何来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呢?
01
寻找多元材料,激发体育活动兴趣
每种材料都有其不同属性以及不同的肌理效果,不同的材料给幼儿带来了不同的感觉体验和启示,在生活中“万物皆材料”,一块废布边角料、一块木片、一只食品包装袋等等都可以是变废为宝的材料,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学习的材料,当然寻找的途径是非常多的。如在家里找:易拉罐、饮料瓶、牛奶罐、吸管、毛线、布料、牙膏盒、月饼盒、皮鞋盒、化装品盒等等。到大自然去找:稻草、鹅卵石、沙子、竹子、木棒等等。如在让幼儿自制户外玩具“布球”时,让幼儿自己去准备所需的材料布料、线等等,幼儿回家就十分自觉、有意识地留心这些材料,参与的积极性也会很高。久而久之,他们便开始关注身边的“美”,开始主动探究身边的“美”。在我们园每班都有一个“百宝箱”,里面全是他们从家里收集来的各种瓶、盒、罐、挂历、旧包装纸、塑料泡沫板、吸管等废旧材料,也有稻草、竹子、石头等自然物材料,这些都是孩子们在活动中自由取舍的原材料。在寻找过程中,幼儿既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创作灵感,又对自己的创作带有极大的热情。
02
体验加工材料,培养创造思维
当幼儿会主动收集身边的材料,教师应进一步引导他们认真体验材料的形状、质地、色彩等,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幼儿的创造灵感往往是从体验材料开始的。体验性学习会使孩子对认知活动产生兴趣,会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体育活动更趣味化,更充满活力。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操场上,精心设计、加工制作的大型组合玩具:色彩鲜艳的攀爬架、左右摇晃的平衡木、富有挑战的轮胎滚筒、有趣的塑料蹬桶等都使幼儿快乐无比。他们还用可乐瓶装上水做保龄球、用废报纸来做人墙、用纸箱来做山洞、用旧挂历做成小纸棍、用小布条做成小尾巴、用小布块做成沙包,用废旧板做成几何板、用稻草做成草球、用易拉罐做成高跷、用碟片做成飞碟、用毛线编成毛线辫……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的体育器材进行多种形式的体育锻炼时孩子们不仅能一物多玩,还能几种材料组合在一起创造性地玩。比如:他们将两条毛线辫横放在地上当小河,在上面跳来跳去,将毛线辫摆成长长的“一”字当小路,在上面走来走去,把毛线辫拿在手里当作长鞭用力甩动,将数条毛线辫摆在地上练习跨跳,还将毛线辫藏在身体后面当尾巴,玩揪尾巴的游戏等等。除了单独玩,孩子们还把毛线辫缝在布球上用来玩拖小车的游戏,他们还找来轮胎搭成山坡、找来塑料圈当山洞、毛线辫当小河玩“小兔拔萝卜”的游戏……这些不同的玩法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因为这不仅是他们自己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玩法,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孩子们在玩中学,充分体验创作材料,体验创造的无限乐趣。这也正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话:“解放孩子们的双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动手;解放孩子们的大脑,让孩子们自己去思考。”
03
运用游戏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的的身体发展、机体功能、知觉能力、身体素质、防御能力、动作技能等发展虽然有着自然生长发育、家庭、社会的影响,而良好的体育活动游戏的创设则是一个很关键的要素。游戏是幼儿期的主要活动,是调动幼儿学习兴趣的动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好玩的球”、“小兔拔萝卜”、“我和纸箱做游戏”、“小小特准兵”等许多个游戏,趣味性甚浓,让幼儿乐此不疲。在教学中我们还处处以游戏的口吻、拟人的方法,丰富的教学情节,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如:“我是神奇的魔术师,神奇的魔术我会变,变变变……”这样有效增强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我更是融入了许多有趣的情节:幼儿趴地推球,球推进的是一个个小动物的嘴巴,等于是在给小动物喂食;幼儿走高跷,跨过的小河,走过的小路,爬过的高山是老师用彩带、可乐瓶、呼拉圈设置成的障碍;幼儿钻进布袋,学做蚕宝宝,随着蚕宝宝的一天天长大,钻出布袋,跳着去游玩;圈和罐相结合;纸和瓶相结合,学做小鸟、小青蛙、小士兵更使幼儿深深地被吸引。幼儿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这种成功感、喜悦感,就成了幼儿继续学习的最好催化剂。
孩子们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体育游戏,既锻炼了身体也提高了能力。陈鹤琴先生指出:“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世界。”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和自然资源,努力创设优良的体育活动环境,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相对自由、自主、轻松、愉快等优势,让孩子在体育活动中去尝试矛盾和战胜错误,让孩子通过体验和感受,达到学习和教育的目的,并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潘彦文 付荣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