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教育是爱, 是良知,是时间
光彩幼儿园 梁金慧
在幼教事业这片净土上,默默耕耘了14年。这14年中从未脱离过班主任这个重要角色。从小班到中班再到大班,春夏秋冬,年年往复。我陪伴一批又一批孩子从懵懂无知到慢慢成熟;从陌生不安到熟悉适然;从娇生惯养到独立自主;每一步都是孩子的成长与历练,更是我自己的修行与自渡。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是幸福与自豪的。作为一名幼教一线的班主任,我每一天都没有停止思考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思,故我在”。良心教育,时间教育和爱是我一生的追求与信仰!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教育要比其他任何教育都要多元和复杂,我们从事启蒙教育,把一个三岁的“人”教好,是多么深刻而神圣的事情。我曾多次拷问自己:是否真正能胜任这份工作?是否敢去承担关于人的教育?正是在这样的疑问和思虑下,我才体会到教育是个“良心活”。“良心通常只以沉默的方式说话”。教育公平,教育良心,存在于每一个有担当有良知的教育者灵魂中。
良心教育是:我把我当成一个孩子,让孩子来教教我。
成人的世界里存在着恶,而孩子的世界里永远是单纯而明净的。我从一个孩子的眼神里看到过喜悦和难过,期盼和失落,但从未看到过嫉妒和憎恨,埋怨和厌恶。孩子教会了我善良和平静,一棵花,一叶草,一阵风那样在我身边摇曳。自由、浪漫地,我永远像个孩子一样活在这纷扰的世界上。我是仰起头的向日葵花,我亦是一株会弯腰的稻穗,这些都是我从孩子那里学来的,是他们教会了虔诚和慈悲。如此,我才能把潜下心来安静地把春天的花,秋天的落叶,夏天的风,冬天的雪慢慢说给他们听……
这十几年来,只要踏进校园和教室,听见琴声和孩子们的笑声,我便立刻变得快乐和精进起来。我知道,今天又是新的一天,孩子们又比昨天更聪明了一些。他们昨天刚刚知道了种子是怎样旅行的,今天他们应该学习风把种子送到了哪里,莲蓬会不会被风带走?他们需要我,我只有把我所知道的完全交给他们,这一天,我才没有虚度。
良心教育是:我把我所知道的教给孩子,把我不知道的交给自己去反思。
十几年过去了,我想尽力做好每一件事,但也有许多懊悔和不安。我尽力把我所知道的都告诉给孩子。但是,有时因为各种琐事干扰,把自己也没有彻底明白的问题抛给了孩子,这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比如:今天在给孩子讲解交通工具发展史时,讲到滑翔机和潜艇,因为事先没有做过多的功课,自己对这两种物体没有详细地研究过,教案目标里也未曾涉及。所以,就简单的只是让孩子了解了他们的外形和名称。但在课堂上能明显地感觉到还有一部分孩子想从我这里得到更多的答案。比如:潜艇和滑翔机的性能和构造,最早发明者等等。而我却没有详细地解释和延伸,我觉得这是一个从教者的失职。“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做长流水”。我觉得自己真的需要好好反思。“博审慎明笃,学问思辩行”,教育者应当常反思,常醒悟。总结经验,改进不足,不要给孩子吃“夹生饭”。善于思考,不断学习,让自己是源头活水,不断浸润孩子的心田。
良心教育是:所有的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我也是教育的孩子。
有时,我在想。我的孩子从我这里得到了什么?我所在的大四班38名孩子从我这里得到了什么?后来,我恍然大悟:怎么可以这样狭隘地去比较。其实,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我所给予他们的关爱和呵护,教育和引导都是一样的,平等的。甚至,更多的时候我是在照顾这38名孩子,或者380名孩子,成为他们的母亲,亲人。爱要付出,爱是全部。
回到生活,回到社会这个大课堂。其实,我们都是懵懂的,我们都需要接受生活的教育和磨砺。我们在教育孩子,同时孩子也给我们启示和灵感。我们和孩子共同成长和进步。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也不断获取经验和见识。另外,我们要感恩幼教事业——这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是这份职责和使命给了我们活着的理由。我们在教育别人的同时也成长了自己,只有不断朝着一个目标前行,生命才会充满意义灿若星辰!
教育是时间,是每一步都要前行,每一步都脚踏实地。
越来越觉得时间流逝的太快,好多事还没 来的及去完成。尤其是面对孩子,他们每天都有新变化,我们要紧跟他们的步伐,紧跟时代的步伐,让每一天都充实而有力量。
教育者应该和时间去赛跑,和知识去赛跑。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想回到过去,回到我的学生时代。知识方到用时只恨少。真的,通过这十几年的教育生涯,我深知,自己学的太少,欠缺的太多,少年时代没有好好珍惜时间。要让自己少一些遗憾,只能从现在起,分秒必争,把握当下的每一天,严以律己,才能做孩子们的榜样。
教育是大爱,是永恒的初心。
教育是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们靠什么支撑自己从晨光熹微到日暮黄昏,从意气风发到白发苍苍,几十年里,日日坚持做两件事 ,教和育,我想这便是爱。
教育应当是在有限的时间里献出无限的爱。
“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只要我们心中有大爱,胸中有教育,我们永远都是年轻人。未来可期,我们一起努力!
审核:杨红林
编辑:付荣
校对:潘彦文 袁会云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