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泾川县王村镇墩台小学 程思
闲暇时读书,看到这么一段话,觉得很有意思:“如果你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请让他阅读,书会陪伴他。一个人在寂寞的时候懂得去看书,就不会太孤单。只要拿起书,就能与各路大师进行一次深度的免费对话。”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阶段,如一株株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老师在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之外,还需要依靠阅读去采集。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去阅读呢?
01
营造氛围,让书香浸润童年
任何一个人,不是天生的就与书有缘。因此,要使孩子喜欢读书,环境的创设,氛围的营造很重要,家长或老师要给孩子创设一个与书为伴的环境,让书香浸润童年,孩子的童年才会充满乐趣。
孩子在年龄很小的时候,一般来说对声音、动画、玩具很感兴趣,但对读书不一定喜欢。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有意识地给孩子唱儿歌、说书(讲故事),通过扣人心弦的故事培养孩子对书的兴趣,也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沉浸在书的海洋,看看图书馆里认真阅读的场景,以实情实景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如果家庭空间允许,经济条件宽裕,家长可以适量地购买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籍,在家里布置小小图书室,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为孩子爱读书打好认知上基础。
02
引领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好习惯需要慢慢培养。阅读初期,孩子只会钟情于画册,无意识的乱翻乱看,没有目的性,只有好奇心。这个时候,家长就要因势利导,和孩子一起读书,开展最初期的亲子共读,孩子不识字,父母可以读书给孩子听,通过引领阅读,孩子发现,原来书里面有这么有趣的故事,慢慢地,孩子就会喜欢上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就会自己找书阅读,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除了向家长、老师、朋友请教,自己也会从书中寻找答案。这个时候,孩子阅读的思维定势就会逐步形成。
03
适时指导,教给阅读的方式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阅读方法,才能读有所悟,读有所得。
1.激发阅读兴趣。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阅读中去。老师可以采取榜样激励(列举古今中外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最后成为大家、名家)、片段赏析(有目的地选择名家名篇片段,绘声绘色地给学生朗读,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活动激趣(开展故事会、成语接龙、诗歌朗诵比赛、手抄报、我是小作家写作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做好读物推荐。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外读物相当多,读什么,怎么读很迷茫,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做好学生的参谋,有计划地为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籍、文章,让他们有的放矢的去阅读,避免走弯路。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个人认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小学生推荐阅读书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与本学段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与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宜的书籍、与习作要求有关联的文章、同龄孩子的优秀作文。这样的阅读,有目标,有任务,也会有收获。
3.做好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阅读,应该让学生养成“不写笔记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可以是摘录好词好句、精彩片段,可以是读书提纲,可以是读书感想,还可以是读后自己的复述短文、续写、改写、仿写。总之,写读书笔记,可以积累词语,丰富人生阅历,也能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打好基础。
4.掌握读书技巧。会读书才能有收获,教给学生读书技巧,提高阅读效果,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主要方法有:
想:即想象。学生的想象力非常的丰富,无论读什么样的文章,甚至是一个小故事、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读后让学生养成闭上眼睛想一想的习惯,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画:即勾画和绘画。就是边读边按要求画出有关内容,或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加深理解,根据阅读内容,描绘出表述的物象。如学习古诗只要借助绘画,效果更佳。
写:即仿写和摘记。就是照某个精彩片断或句子仿写一下,以加深理解;边读边记文中的佳词佳句,不断积累素材,以后写作文才有词可写。
读:即精读。好文不厌百回读,在读这类文章时要熟读精思,做到眼到、手到、心到,和作者同悲同喜,同爱同恨,读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04
顺势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1.主题阅读。就是针对同一内容,大量阅读类似文章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了《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后,教师可以安排主题阅读,让学生搜集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文章去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并拓展延伸。
2.个性化阅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愿意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阅读的个性,体现新课标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的理念。
3.全班共读。可以根据不同班级、学生不同年龄段灵活安排,比如晨读古诗,午读优美散文,还可以全班共读同一篇文章、一本书,然后交流,探讨读书心得。
4.我笔写我读。只读不练假功夫,读书是为写作打基础的,到了中高年级,教师不但要指导学生读书,还要鼓励学生去写,从仿写开始,逐步过渡到自主作文,实现从读到写的转变,达到读和写的共同提高。
5.创办班级小报,展示读书成果。这是阅读活动的升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动脑筋,创办属于学生自己的阅读小报,刊载读书摘记、交流读书心得、发表自创美文、展示阅读成果,激励和带动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全民阅读的洪流中去。
“阅读吧,以最自如的姿态行走。”孩子们,来吧,让我们一起阅读!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潘彦文 付荣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