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话题,其实在上几周,好教师的这两篇文章里就有过讨论,这几天,这个话题上了微博热搜,再次给大家分享下网上老师和家长的看法。
往期类似话题传送门:男子拍视频怒怼老师:再优秀的老师,也无法让所有家长满意
近日,江苏一位家长在自己发布的短视频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从视频内容来看,这位家长认为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使得自己承担了老师应负的责任和工作。

视频结尾处这位家长问道:教是我教,改是我改之后还要昧着良心说老师辛苦了,到底谁辛苦?

江西一所学校三年级的家长群中,老师甚至直接点名批评,几名没给孩子批改作业的家长:
家长群里出现的问题引发不少家长共鸣,家长群本应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却无形间成为了“压力群”

今年国庆前夕,一位孩子的爸爸在家长会时突然情绪崩溃。
由于他经常不回复家长群的消息,在被老师点名提醒后,突然失控。他边哭边解释,自己加班、开会又要盯着孩子,怎么看得过来……
“本来上班的压力就很大,还得盯着老师又发了什么通知。晚一点回复,就会被老师点名,每天下了班还要看着孩子做作业。有时候顾不过来,就被说不关心小孩,是挺委屈的。”
10月13日,浙江还有一所学校,为了迎接检查要进行大扫除,要求家长自愿参加打扫。一位家长因为没看到群通知,没有参加打扫,被老师要求面谈,并被指责不尊重集体和老师。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案,还有不少家长反映,自己不光要打扫教室还要去学校食堂帮忙打饭。

原本家长群是为了方便老师和家长间的沟通,但却渐渐演变为“夸夸群”。
为了替孩子在老师面前博得好印象,家长们开启称赞、感恩模式,群组内甚至会出现“争宠”、炫富、争吵、辱骂等行为。

不光家长抱怨,老师同样对家长群有诸多不满。有老师甚至感慨:自从进了微信群,每天都是家长会!
北京一所中学的刘老师称,在班级家长群中,发一条学校通知,家长就“轰炸式”回复。因手机总有点不完的未读信息,刘老师感觉自己对手机产生了“恐惧”。

江西南昌市一所幼儿园的陈老师,每天花费精力最多的事情就是追着孩子们拍摄短视频。
“从孩子进园到放学,从教室里到教室外,我几乎是跟踪拍摄,一天要在家长群发至少10个短视频,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情况。”

为了避免家长与老师的双重苦恼,不少地方的学校开始“自立规矩”。
例如,班主任在群里规定,群内只发学校公告和班级通知,绝不就个别学生情况在群里做讨论。
大连一幼儿园更为明确,直接在家长群中设立9条规定。其中明确了老师和家庭沟通的时间,并特别说明,切忌在群中发送奉承拍马的内容。
10月26日,太原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共出台20条重点举措,从规范中小学生作业管理、推进课后托管服务、促进教师回归教书育人主业、推进教育管理机制改革等工作上全面发力,切实减轻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原则上不得通过微信、QQ群布置学科作业,将记录作业的权利和能力还给学生,同时要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作业作为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培养。
积极倡导学生身心健康优先于学业成绩的观念,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
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布置学生难以完成,形似给学生布置,实则给家长布置的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小学所有年级均不得将小报、视频制作布置为家庭作业,确需由学生制作的小报应在学校由教师辅导完成。
各学校不得指派家长参加本该由师生完成的事宜,如打扫教室卫生、班级文化布置、装饰美化演出场所等。严禁要求家长点赞、投票、转发各类信息。
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中小学校开展校内托管服务时间原则上由1小时延长至1.5小时,具体托管时间可由学校征求家长意见后自行确定,但最晚不得超过18:30。
家长群其实只是服务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之一,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家长和学校双方还是应该互相理解,教育永远离不开两者的紧密配合。
审核:杨红林
编辑:潘彦文
校对:袁会云 付荣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