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把游戏还给孩子”
经常听幼教同仁说起“南有安吉,北有利津”,10月19至23日我们一行20人在局幼教办的组织下来到了山东利津第二实验幼儿园观摩学习,时间是短暂的,但给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陈鹤琴曾说过:“幼儿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而利津二幼在赵兰会园长的引领下以“把游戏还给孩子,把童年还给孩子,把快乐还给孩子”为办园理念,带领他的娘子军创立了利津游戏,且享誉全国。
一、放手,让孩子玩出花样
玩是孩子的天性,而利津二幼在保教楼的墙面上用废旧车胎拼了一个大大的“玩”字,而且这个“玩”是可以转动的,又融合了科学知识在里面,目的就是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充分的释放了孩子的天性,倾力打造了一个让孩子流连忘返的“游戏之园”。最让我震撼的是面对高难度的游戏时老师们的“淡定”,孩子们在游戏时他们只是在旁观察、鼓励孩子,却从不轻易去帮助孩子,管住自己的手,敢于让孩子去探索,去尝试,让孩子在一次次的受挫中学会成长,体验到快乐。
二、传统游戏走进园
赵园长在演讲时说到:“我们的祖国博大精深,而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利津二幼既不学西方,也不走城市化道路,而是因地制宜,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从游戏入手,通过“生态、传统、挑战、探索、快乐”的精神对民俗文化进行了传承与创新。如:抬花轿、滚铁环、舞龙划舟、过家家、推石磨、玩泥巴、爬树等游戏让孩子玩的乐此不疲。最好的永远也不过时,在我们一直追求创新的时候,却往往忽略了最好的传统游戏,这些游戏是我们一辈辈传下来的,是值得我们去传承的。
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冰心说过: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卧在宇宙的摇篮里。”只有将人“放归”于自然,生命才有更大的张力。在利津二幼种植区竖着一块很显眼的牌“自然是吾师”,孩子们轮流在葡萄长廊和葫芦长廊下享用午餐,是何其的美好。玉米、大豆、芸豆、甘蔗、辣椒、南瓜、荷花、茄子、卷心菜等,都成为孩子们轮流享用生态蔬菜与水果。在院子的西边,又专门为孩子爬树而种植的一片树林。进入大班的孩子个个精通爬树之道,上树轻松自如,下树快速敏捷。更有甚者,认为爬树不过瘾,所以在小树林又立起几根又高又滑的铁管子,供孩子上下攀爬。你有多大能力,就给你搭建多大的舞台。
总之,此次观摩学习虽说来去匆匆,但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也给我有些固守的思想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今后,我会利用本土资源,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大胆尝试,让孩子玩真游戏,体验真快乐,才会真成长。
审核:杨红林
编辑:潘彦文
校对:袁会云 付荣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