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庶谈提升幼儿打击乐教育效能的实用策略
泾川县幼儿园 吕彩娣
幼儿的课程设置包括五大领域,在艺术领域里,音乐教学是其中的一大部分,是美育中的一种,不仅有利于孩子乐感的培养,也有利于孩子动手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的培养,打击乐在音乐教学中很常见,并且幼儿初次接触打击乐器时,无疑是非常感兴趣的,虽然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幼儿自身的特点,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加之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缘故,在课堂上就会出现随心所欲的行为,只根据自己的想法或意念去敲打乐器,不听老师的指挥,通常出现噪音不断,课堂秩序混乱的现象。那么,如何提升幼儿打击乐教育效能的实用性,我认为应该着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处理好双方的关系,掌握适当的操作方法
“教学相长”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话题,教学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处理好双方的关系,教学活动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那么,如何才算是一种好的关系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达到“和谐”的关系,教师应该做好自己的教学工作,积极引导和帮助幼儿,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得全方面的进步,幼儿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让自己更优秀。当然,幼儿园的孩子,不同于中小学生,他们的思想都很单纯,思想也很单一,可以说对新事物都充满着一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非常高。作为一名教师,面对思想如白纸的幼儿,如何成为他们的领路人,如何带领他们学习新的知识,如何帮助他们掌握学习的方法,如何让其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体,对于教师来说,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极高的挑战。
首先,转变观念,明确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要以幼儿的学习为出发点,所有的活动要以幼儿的发展为落脚点。
其次,在打击乐的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教师应当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发展阶段的特点、认知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由简到难的顺序,让孩子在高兴趣的基础上,达到认知-理解-掌握的过程,从而达到愉悦式教学的目的。
最后,在发展孩子共性的基础上,要开发个性的特点,因为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兴趣爱好,还是接受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教师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待所有的学生,很难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够有相同的学习机会,得到同样的发展。那么,教师要基于孩子的个性方面,给与孩子一定尊重的基础上,根据孩子们的具体情况进行很好的分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从他们的兴趣入手,培养其爱好,渗透相应的知识,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开展打击乐教学活动的具体措施
打击乐在孩子美育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怎样有效地进行打击乐的教学,具体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以兴趣入手,寓游戏于课堂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玩”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游戏是激发孩子兴趣的载体。但是,孩子由于发育的特征,自我控制能力很差和注意力不能长时间的集中的原因,如果一节课就打击乐而教打击乐的话,学生会觉得单调、枯燥,肯定不能够静下心来听教师的讲解和指挥,如果将游戏融入其中,孩子的注意力将会很大程度低吸引,都愿意主动地参与其中,而且对于教师的师范或者要求,都会极大程度地配合,这样更有利于打击乐的教学。
2.以学生为本,培养各种能力
虽然幼儿对知识的接受具有被动接受的特点,但如果一味地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话,就缺少了对问题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宣泄,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音乐,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乐感的提升,就是对音乐的更高层次的认识,幼儿在学习打击乐的过程中,对于乐感的要求也是相当重要的,乐感的培养可以在打击乐的教学过程中培养,比如,在孩子的教学打击乐的过程中,摸索、思考怎样才能敲击出最完美、最动听的音乐节奏,怎样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情感,当然,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乐感的培养对幼儿来说比较难,但如果长期的坚持,从小进行培养、熏陶、渲染,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孩子的思考习惯和表达能力也会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3.以规则为范,促使课堂实效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立规矩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首要任务。幼儿的自制力相对来说比较差,在课堂的行为具有不可控性,可以说,教学刚开始,孩子的注意力还是相对集中,可能学个三五分钟之后,思绪就会跑远,就会开小差,开始和同伴交头接耳,开始左顾右盼,这些现状在教学过程中早就是见怪不怪了,所以,没有一些约束力的话,课堂的秩序将会是一片混乱,教学的效果低的可怜,但是,课堂规矩的建立,不是仅凭教师单方面就能完成,即使教师立下很多的规矩,也不一定能得到幼儿们的认可。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和孩子共同商讨立下规矩,当然相对来说,要以教师为主,毕竟孩子的思想依旧不够完善。
总之,幼儿教学相比中小学教学来说更具有挑战性,也更繁琐和复杂,尤其是在艺术领域中,打击乐的教学难度也是极高的,教师可以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幼儿对打击乐的感知,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让打击乐成为幼儿成长中的小伙伴,让他们感受到打击乐带给他们的动感和归属感,从而在音乐中幸福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审核:杨红林
编辑:潘彦文
校对:袁会云 付荣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