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绿皮车情怀
窑店中学 孙楠
第一次坐火车,是在毕业不久的2008年,从平凉出发去往省城兰州。
那时候没有高铁,这条线路上也没有动车,只有那时速不到80公里的绿皮车。由于是晚上乘车,下午便能乘汽车来到平凉,静静的在火车站等待几个小时。
听到广播说火车到站了,心头不免有些紧张,背起行囊,被拥挤的人群拥挤着,不知不觉便上了车。其实从平凉到兰州的距离并不远,但那铁路却要绕一个大圈,走大半个宁夏,因此便觉得有些遥远了。
上了车,才觉得这车和往日乘坐的大巴都不能相提并论。拥挤的车厢里,大多是从平凉到中卫的回民,尽管我也是有民族团结的情怀,但还是因为各种不统一而是对他们敬而远之,乘客中有花白胡子的老者,有怀抱着不会言语只会哭闹的孩子还挺着大肚子的少妇,有些穿着时尚新潮,看起来收入不错,也有些人衣衫褴褛,叫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想象。
车子开动不久,车厢中就弥漫开来一种难以言表的气味,因为我对面的中年男子居然脱了鞋子,我身后的小伙又正好揭开了刚泡好的方便面……
还好,列车里的广播放起了音乐,是我喜欢的笛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可惜没过多久,甚至没有听到第二曲的开头,车厢里就沸腾起来,素不相识的人们也许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光,竟然天南海北地高声攀谈起来,而我居然能在这嘈杂声中睡着了。
一觉醒来,是半夜两点多,看着窗外黑乎乎的一片,车子依然很慢,偶尔有依稀的灯光从眼前穿过,这车终究是很慢,但还是承载着人们对闹市的向往,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情怀,坐在这样的火车上,倒有一种想象不到的悠闲和适然。
时隔多年,突然冒出来一个想法:下江南!当然还是要乘坐绿皮车的,尽管这时候的高铁已经四通八达,但我免不了还是眷恋那绿皮车,也许是一种情怀吧!近二十个小时的车程,是应该尽情地领略北国南疆的锦绣繁华。
现在的绿皮车,速度也提高了不少,座位也不再是那硬木板了,车厢中也少了当初的凌乱和不堪,时不时来回走动的乘务员,不断地提醒着各种注意事项,也不断地清理小桌和地面上的垃圾,车子也不像当年那么颠簸,心情自然就不会像当年那么颠簸。
高铁太快,会把风景狠狠地甩在身后,叫你顾不得欣赏已经就消失殆尽。每次出行,或是路边的一潭浅水、或是高耸的迎面扑来的大山,不经意间都会让我感动,更何况这次是蓄意好久。看着车窗旁边的路基从远处来,又向远处去,这正是我们的人生,从远处来,又向远处去。
尽管还是经过了一个长夜,但是我却没有睡意,总是想着窗外能有什么惊喜。这惊喜还是来了,列车驶出西安,是下午五点多,黄昏里的关中平原,还没有褪尽夏天的浓绿,远处的山,青翠欲滴,这和陇东高原上的景色已经很不相同了。经过华阴县,车窗外更是层峦叠嶂的山峰,据一位老者讲,这就是华山,于是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企图看到那险峻的山峰,然而想想,那险峻奇秀的华山主峰,不是在南边吗?而我们的车子是走在北边的,而且相距甚远,自然是看不到的,那老者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居然轻蔑地朝着我笑,看来我是很无知的了。
车子还是要在黑暗中穿梭,就像自己,免不了要在生活中穿梭一样。不知道走了多久,我突然间发现,有一条星光和灯光染成的明亮的带子,徜徉着从脚下穿过。也不知道走到了哪里,因此也就不知道是从哪条河上经过,依稀地看见远处还漂着几艘不大的船只,河道并不宽,但是和北方的所谓的河相比,已经相当丰盈了。
看到两三处,后来再看见就不觉得新鲜了,我知道或许已经进入了我日思夜想的江南了吧!经过南京的时候,天边已经明朗了很多,秦淮河上并没有桨声灯影,然而那无垠的碧波已经足以让我激动了,如果车子突然能在这岸边停下来,我一定会即刻下车,和这清澈的水来一个亲密接触,但是车子还是走了,就像我留不住时光一样,也留不住眼前的美景。
……
装满了年代的味道,承载着岁月的风雨,从历史中来,往未来中去。虽然最终也逃不过会退出历史舞台的命运,但这种适然和惬意是高铁甚至飞机所不具有的。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潘彦文 付荣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