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博采众长促成长
五里铺小学 于艳凤
10月15日下午,城关镇教育办六年级数学科任教师在教育办领导的组织下,齐聚兰家山小学,踏上“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之旅。对于初次担任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我来说,正是“取经”的大好机会,因此我怀揣着殷殷期待参加了本次活动。
此次活动由茂林小学张海亮老师和兰家山小学李小艳老师负责执教。授课内容为《圆的周长》。新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应在探索、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两位执教老师深挖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认真备课,在课堂上各展风采,让我感触颇丰,受益匪浅。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1、两位老师教学理念新,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整堂课在学生观察、思考、探索、实践中进行。在教学测量圆的周长时 ,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了线绳、胶带等圆形物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学习了绳测法和滚动法这两种测量方法,为进一步认识圆周率打好了基础。在教学圆周率时,学生边测量边计算,亲自经历了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一定这一知识点。让学生轻而易举认识了圆周率的含义。
2、两节课教学层次清楚,设计巧妙,两位老师分别创设了小动物比跑步路程的情境(其中一只跑过的路程是圆形的,另一只是正方形的)。提出问题:谁跑的路程多?导入圆的周长学习,通过教学探究,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最后解决了课前提出的问题。思路清晰,首尾呼应。
3、两位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课间制作精美,操作熟练, 突破了学生视觉的限制,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张海亮老师语言幽默、随意,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设计了学生需要动笔完成的习题,学习与巩固、动手与动脑相辅相成,促进了教学的有效进行。
李小艳老师语言规范,声音动听,很有亲和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李老师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身发展,能够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探索 ,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性特点。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1、不断更新理念,注重学生自身发展,培养探索精神,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避免知识灌输。
2、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学会教材处理,不生搬硬套。
3、提高语言素养,力争做到教学用语规范,准确。
4、提高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力。
总之,这两节课深深地感染了我,使自己学习到了他人的长处,看到了不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努力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审核:杨红林
编辑:袁会云
校对:潘彦文 付荣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